9月29日,州委農辦、香格里拉市委農辦在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東坡村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東坡村致富帶頭人、香格里拉市海巴洛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麗先、谷建全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東坡村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發生的巨變和自己在奮斗中的所獲所得,讓農民群眾切身體驗到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力量,堅定信心奮斗美好未來。 “我還記得2002年,東坡村第一條簡易的入村土路修通時,村民們高興得放鞭炮慶祝。如今,寬敞的硬化道路修到每家每戶門口,人背馬馱、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孩子們上學不用愁、看病不用四處借錢……”一件件小事,一點一滴的變化說到了群眾心坎里,大家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不時點頭贊同。人群中,東坡村老藥山下組貧困戶陸繼爭異常激動,他說:“去年,我生病住院,3000元的醫療費報銷下來只付了200多元,現在,在合作社的幫助下,家里種了藥材,一年下來收入能達到兩、三萬元,黨和國家的恩情好比親生父母,永遠都忘不了!”。 當聽到熊麗先分享合作社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從2013年的5戶社員發展到如今的62戶,規模不斷擴大,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萬余元時,干海子村民小組的貧困戶陸耀學深受啟發,他說:“我們農民要想致富,就應該積極發展產業,多走出去看看,更新思想觀念。我們這兒氣候好、山水好、資源好,黨和國家那么支持,我們更應該爭口氣。” 據了解,東坡村屬貧困村,2015年精準識別后,通過大力實施各項扶貧政策,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收入有效提高,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種植藥材等方式,戶均已實現增收3000元至10000元,貧困戶主導產業組織化程度達100%,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33.86%下降到0.73%。如今的東坡村鄉風文明、產業興旺,彝族、漢族、傈僳族人民和睦相處,村莊干凈整潔,院內鮮花盛開,一幅和諧發展的美麗鄉村圖景躍然眼前…… “保持勤勞和奮斗是我們報答黨恩、振興鄉村最實在的途徑,希望以后,大家見面都問‘今年你家干了什么產業?學了哪些技術?’,希望大家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干勁越來越足,希望我們的群眾都能走向幸福美滿的未來。”東坡村黨總支書記姚建宇在宣講結束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