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香格里拉市上江鄉格蘭村海邊村民小組,遠遠就望見掩映在花草果木中的海邊1號客棧。 客棧創辦人和順琴以前在酒店打工,每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后來,為了照顧家里的老人,她回到海邊村民小組,靠務農賣菜創收。2021年,格蘭村以海邊村民小組為示范點,依托全鄉紅色文化及旅游景點,培育發展集吃住行和休閑娛樂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同時,重視延續鄉村傳統文化,大力提倡好習慣、好家風、好村風,煥發出鄉村文明新氣象、新風貌。為幫助村民發展民宿,上江鄉黨委、政府按照一戶一方案的原則,為海邊村民小組5戶農戶扶持12.5萬元改造資金,提高村民發展鄉村旅游的積極性。 和順琴與老公熊紹軍商量,自己有餐飲手藝,又從事過酒店行業,決定響應鄉黨委、政府的號召,用家里的房子進行改造,開辦客棧。他們投資近200萬元,對房子進行改造升級。風格上運用了納西族、白族等民居文化元素。雖然只有9間住房,卻因其寬敞明亮、環境優雅,受到了客人的歡迎。“坐北朝南的這個照壁,就花了20萬元。”和順琴說,照壁上面的文字和圖畫,蘊含家族文化,具有 古風古韻。客棧在一樓、二樓外都設置了轉角休息圍廊。坐在二樓的圍廊,近看風吹麥浪,遠眺金沙江。客棧的房前屋后,月季盛開、桂花飄香。庭院里幾株多年生長的枇杷樹綴滿了果實。“我告訴客人,想吃新鮮水果就自己去摘,但不要裝袋拎走,古話說了,一人吃一人香,大家吃才是滿口香。”和順琴家里長年不缺果蔬,四季瓜果不斷,客人可以吃到時令水果。 她家的炒菜食材,多來自原生態的小菜園。紅薯、南瓜、苞谷做的農家菜,十分入味。客人還喜歡吃當地的美食“十二碗”。“十二碗寓意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一家人大團圓,充滿濃濃的鄉情。”和順琴的廚藝,為客棧加分不少。2021年,許多重走紅軍長征路的團隊,紛紛選擇她家作為出發點。去維西縣塔城鎮看滇金絲猴的客人,也喜歡晚上住在海邊1號,聽蛙聲說豐年。和順琴家還被鄉里評為五好家庭、最美庭院,也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十星級文明戶。海邊1號作為金沙江畔的最美民宿,正帶動更多鄉親們投入到勤勞致富的火熱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