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縣2011年闊時節文藝晚會及篝火晚會側記 精彩節目點燃觀眾激情。 葉枝鎮代表隊表演阿尺木刮。 梅花香里迎新年,歌舞聲中度良宵。乘著十七屆六中全會及云南省第九次黨代會的東風,踏著“十二五”蓬勃向前的節拍,感應著“文化強國”的時代旋律,維西縣各族群眾踏歌起舞,八方來賓歡聚“三江”腹地,歡慶闊時節,同聲頌祖國,奏響新年暢想曲。 25日19時,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民族文化廣場,維西縣2011年闊時節文藝晚會拉開帷幕,迪慶州歌舞團、維西縣民族藝術團和麗江等毗鄰地區文藝代表團為各族群眾和來賓獻上精彩的文化盛宴。 以“魅力維西”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由闊時之夜、相聚之緣、天韻之聲、相約維西四個樂章組成,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舞隨心動,情由心生。香格里拉組合演唱的《阿克吉》猶如天籟之音,把美麗的旋律縈繞在觀眾心頭。葉枝鎮代表隊帶來的《阿尺木刮》把觀眾帶進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天堂。“阿尺目刮”歌舞是一種自然之美、和諧之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阿功馬組合為觀眾激情獻上《迎賓酒歌》,盡情表達維西縣各族群眾熱情好客,團結一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個樂章渾然一體,18個節目精彩薈萃:維西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長期共生共榮的一方沃土。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在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共同創造出燦爛輝煌的民族民間文化,描繪出一幅壯美的民族文化畫卷。民族藝術工作者用藝術手法生動展示維西靚麗的山川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用甜美的歌聲歡迎八方來客。傈僳族、藏族、納西族等民族特色藝術在這里交相輝映,給人以美的享受,集中展現了維西縣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團結拼搏,努力建設更加美好明天的豪情壯志。 傈僳兒女幸福多,怎能叫人不歌唱?維西民族藝術團表演節目《傈僳兒女幸福多》,表達了維西縣15萬各族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沿著科學發展軌跡凝心聚力,心手相連,奮力拼搏的心聲。“十二五”開局之年,維西縣委、縣人民政府帶領15萬各族群眾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在“生態立縣、文化興縣、產業強縣、和諧安縣”的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取得經濟、社會、文化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生活蒸蒸日上、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好成績。 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相聚維西,唱響迎春曲,舞動和諧曲,共同感受發展維西、和諧維西的新樂章,攜手共創維西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江”腹地不夜天,各族兒女舞翩躚。文藝晚會余音繞梁,千人廣場舞和篝火晚會把節日歡樂祥和的氣氛推向高潮。各族干部群眾歡聚在一起,踏著歡快的節拍,跳起歡樂的舞蹈,舞動和諧美好新生活。焰火將人們歡樂的心情綻放到美麗的星空。各族干部群眾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踏歌起舞,讓歡樂的情懷盡情地流淌,讓幸福的感受浪漫奔放。 今夜無眠、難忘今宵。幸福的時刻總是讓人難忘,今晚的歡聲笑語和美好的祝福永遠、永遠留在人們的心間。(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