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昆明舉行。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云南省委書記王寧出席活動并致辭。由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參與并攝制的白馬雪山“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宣傳片亮相主會場展播。 據悉白馬雪山“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宣傳片記錄了自2019年開始,由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牽頭,聯合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麗江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云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云南省氣象臺等部門在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實施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測項目。從海拔4726米的流石灘稀疏植被帶到海拔2401米的干熱河谷灌叢帶,項目組在6個垂直植被帶共建設10塊植物群落固定監測樣地、2條動物樣線和2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在每年傳統植物樣方和動物樣線監測的基礎上,結合衛星遙感解譯數據、機載多光譜數據和激光雷達點云數據,為保護區生態系統健康與風險評價、水源涵養評價、生物量和碳匯測算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經過四年持續不斷的監測,目前白馬雪山保護區“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格局初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