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黨中央作出支持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協同發展的決策部署,明確上海市對口支援云南省迪慶州以來,上海市形成了楊浦區、閔行區、嘉定區、寶山區對口支援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德欽縣、維西縣的結對支援格局,兩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上海,這座以開放包容著稱的國際大都市,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發展理念,毅然向地處偏遠的迪慶伸出了援手,以務實舉措推動迪慶經濟社會發展。 20年來,上海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對口支援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要求、上海所能、迪慶所需”的原則,堅持動真情、辦實事、求實效,給予了迪慶州全方位無私支援。據統計,20年來,兩地累計實施支援項目1398項,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為推動迪慶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深情厚誼,共筑發展橋梁 20年來,歷屆上海市委、市政府和有關結對地區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為落腳點,堅持“民生為本、產業為重、規劃為先、人才為要”,圍繞智力支援、產業支援促就業、保障改善民生、促進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五大領域任務,全面加大對迪慶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為迪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上海力量”。 兩地積極推動和落實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支援措施,采取雙向掛職、結對幫帶、委托培養和遠程輔導等方式,累計實施科教文衛項目65個,迪慶的科技、教育、醫療、文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教育領域,共實施19個項目,上海市共派出12批168名教師支援迪慶,累計培訓迪慶教師523人,全州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在醫療方面,上海市多家醫療機構與迪慶多家醫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通過開展遠程醫療、人員培訓、醫療人才支援等方式,不僅提高了迪慶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更為迪慶的醫療衛生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費支援,共繪發展藍圖 滬迪兩地深入實施滬滇協作消費支援與產銷對接項目,推動迪慶州農特產品進入上海和東部市場,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產業持續發展。通過推進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百縣百品”等行動,精準對接上海地區商會、企業等,為迪慶企業搭建了對外交流的合作平臺。通過實施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特色產品展銷會等項目,引導迪慶企業走進上海展示特色、拓寬市場。迪慶還以產業招商、產品招商、品牌招商等方式持續引進上海企業、技術、資金、人才到迪慶落戶,對迪慶特色產品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經過雙方的不懈努力,越來越多的迪慶農特產品上架上海商超,受到上海市民青睞。 激發內生動力,實現“輸血”與“造血”并重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期間,上海市支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助力迪慶在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中率先實現整州脫貧。“十四五”期間,上海市按照中央“四個不摘”的精神和該市“四個不減”的要求,持續為迪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提供助力,規劃投入大量支援資金,做到資金安排從速、干部選派從優,為迪慶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高質量發展、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上海對口支援迪慶讓兩地干部群眾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山的呼喚、海的擁抱”不僅體現在完成年度支援任務的層面,兩地深厚的情誼已經浸潤到基層、滲透到民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迪慶和上海兩地得到升華。2023年,雙方有近1000人參與交流互訪活動,結對支援讓上海市各級干部和企業高層走到迪慶廣大干部群眾身邊,盡力幫助迪慶解決實際困難。其間,上海來訪人員還主動認領支援迪慶困難學生,直至學生完成學業,這些善舉拉近了兩地干部群眾的距離。 20年來,滬迪兩地干部群眾交往交流更加頻繁,支援情誼不斷深化,迪慶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23年,迪慶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7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快增長,城鎮及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610元、13447元,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達到19490元,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過去的20年里,滬滇支援工作如同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將上海與迪慶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未來,滬迪兩地將繼續深化合作,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實舉措推動兩地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攜手并進、共創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