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今年以來,針對我州企業分布“散、小、弱”等情況,州總工會堅持重心下移,采取開展實地調研、上門服務等措施,將百公里以上的地緣距離縮小到“最后一公里”,年內新建基層工會組織26家,同比增長210%,吸納會員1600余人,同比增長126%,最大限度地將廣大勞動者吸納到工會大家庭中。 深入調研,了解情況。將調研與業務指導相結合,年內組織綜合性調研13次,累計深入51家企業進行調研指導,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聽取企業、工會、職工三方訴求,實時開展業務指導,做到找辦法和解難題同落實,打通了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里”。 入戶指導,上門服務。“工會建會的程序太麻煩了”,這是調研時了解到的建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據悉,迪慶很多企業,特別是新就業形態群體企業工作人員因文化水平較低,準備建會資料、依法選舉工會班子難度較大,針對基層實際,州總工會制定形成基層工會建會、職工入會、職代會等全套規范化流程模板,充分調動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上門指導,幫助入會職工逐份修改規范資料,規范工作程序,讓建會、入會從面對面的交流變為實打實的交心。 聚焦難點,解決問題。為破解基層工會發揮作用難的問題,探索開展由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擔任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副主席的工作模式。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普遍反映的入會難情況,外賣、快遞、網約車等的經營平臺企業建立工會組織,建會率達100%。還建立了迪慶交通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搭建起了沉底到邊的“兜底建”框架,讓部分個體貨車司機群體真正有家可入。 (州總工會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