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口支援迪慶20年來,“組團式”醫療對口支援碩果累累,山海情誼源遠流長,滬迪深度嵌入、多維融合,迪慶醫療服務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2017年,上海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教學干事王曉丹作為瑞金醫院“十三五”時期第三批援滇隊員,積極幫助州醫院把神經內科從大內科獨立出來,并把耳石復位和腦卒中靜脈溶栓等先進技術留在迪慶。王曉丹說:“因為忘不了那一聲聲淳樸的感謝,七年后,我再次自告奮勇踏上這片熱土,大家都稱我為二上高原的人。迪慶高寒缺氧,慢性病發病率高,為提高當地老百姓的預期壽命,我們積極籌建高原慢性病管理中心,引進上海瑞金醫院預防優先、關口提前的健康管理理念,構建新型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守護迪慶人民的健康。” 2024年5月8日,州人民醫院慢性病、高原病管理中心正式運營,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便利。到醫院看病的患者紛紛表示:“以前到醫院看病都要去門診排隊,現在可以直接到慢性病管理中心,醫生還經常打電話回訪,叮囑注意事項,太貼心啦。” “十三五”時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持續幫扶州人民醫院,借助滬滇合作平臺,在“三甲”醫院創建、設備購置、人才培養、學科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州人民醫院的診療技術和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十四五”期間,上海市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與州人民醫院結成對口支援關系,并與州人民醫院簽訂對口支援協議書,明確了支援時間、支援機構和支援內容。得益于對口支援醫療隊的深入援助,醫院不僅在硬件設施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更在醫療技術、科研能力及人才隊伍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我州醫療衛生事業描繪了一幅嶄新的畫卷。 為切實幫助迪慶提高醫療衛生水平,進一步加強滬滇兩地之間的交流、學習,2024年5月21日,上海市總工會組織上海各大醫院的12名專家到州人民醫院開展義診活動。不少患者知道有上海的專家來義診,早早就等候在診室外。義診現場,專家們仔細了解患者病情,耐心解答患者疑問,針對患者的檢查結果給出具體意見,義診活動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同時,專家們還在義診室進行查房教學,將臨床上前沿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分享給州人民醫院各科室醫護人員,大家受益頗豐。 不僅如此,對口支援醫療隊以其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為州人民醫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醫療革新。 醫院在原有科室的基礎上,精心規劃并增設了戒煙門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疼痛門診、睡眠呼吸疾病門診、血管專科及關節外科等七個二級學科,這些新科室的設立,不僅拓寬了醫院的業務范圍,更填補了多項醫療服務空白。據統計,自新科室成立以來,已累計開展新業務、新技術超過30項,其中手術單髁置換術、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兒童腸鏡及胃鏡檢查等技術的引入為我州患者帶來了福音,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65歲的患者取女士長期飽受雙膝關節疼痛的折磨,直至在州醫院接受了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幫扶專家吳傳龍醫生主刀的單髁置換術才終于擺脫病痛的折磨。這一手術以其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的優勢迅速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術后第一天,取女士便能下床行走,一周后順利出院。這一案例不僅標志著州醫院骨科關節亞專業發展邁入了新階段,也彰顯了醫療幫扶的實際成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醫療隊深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們通過“傳幫帶”活動,不遺余力地為州人民醫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醫生。80余名醫生在醫療隊的悉心指導下,逐步成長為各科室的骨干人才。同時,醫療隊通過組織科室小講課、查房教學、臨床示教及技能帶教等形式,提升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此外,州人民醫院還選派多批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干赴上海進行短期培訓或進修學習,這些經歷不僅拓寬了醫護人員視野,也為日后工作注入了新活力。通過多方努力,州人民醫院逐漸建立起了一支“永不走”的人才隊伍。他們為我州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醫療隊的大力支持下,州人民醫院在科研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醫院已開展6個新課題的研究工作,并與幫扶單位共同發表2篇關于高原反應預防和治療的學術論文。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醫院的學術寶庫,也為高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此外,醫院還成功申請了一項關于腹腔穿刺的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彰顯了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實力。 為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依托對口支援機制,州人民醫院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及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應用。上海市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定制化“全球影像”醫療云平臺及遠程心電診斷服務樞紐平臺的建設。目前,已實現縣(市)—州—上海、北京、昆明遠程醫療會診功能,讓迪慶患者能夠第一時間享受到來自省內外“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這一舉措不僅極大地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和經濟壓力,還有效緩解了當地醫療資源緊張的問題。 據統計,上海先后投入對口支援資金6935.6萬元,用于支持州人民醫院的設備建設、高原心血管疾病特色專科建設、兒科能力建設和衛生人才培養等,全面助推州人民醫院提質達標和“三甲”綜合醫院的創建。 近年來,州人民醫院在對口支援的加持下,積極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醫聯體建設,暢通綠色通道,探索優化服務流程,簡化就醫環節,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同時,不斷加強公益項目建設,積極開展白內障復明、血液透析、精神衛生、院前急救等民生工程,發揮公立醫院公益作用。作為州內唯一一家集院前急救、醫療護理、科研教學、健康管理于一體的“三甲”綜合醫院,通過建設布局合理、覆蓋城鄉、協調聯動、信息共享的院前急救網絡,全面提高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守護群眾健康貢獻力量。 州人民醫院院長和嘉明說:“自滬迪合作項目開展以來,上海市衛健系統對我州衛生事業特別是對州人民醫院的各項業務提升、學科建設提供了巨大幫助。下一步,州人民醫院將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努力為迪慶及周邊地區的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