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集全省法院合力,“三管齊下”推動審判執行、人才智力、物資裝備迭代升級,形成了審判業務、人才智力、教育培訓、物資裝備、文化生活、信息化建設“六結合”的援藏工作格局。15年的援助在迪慶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筑法治夢的壯美畫卷。 加強組織領導 確保援藏工作質效 云南高院黨組始終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始終高度重視對口援助工作,按照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立足司法職能,以更加主動、更加積極的姿態,精準援藏、系統援藏、長期援藏,全面提升對口援藏綜合效益,形成高位推進對口援助涉藏地區的態勢。 2023年11月,云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應杰深入迪慶兩級法院實地調研,并看望援藏掛職干部。2010年以來,云南高院4次召開援藏工作座談會,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對口援助迪慶兩級法院的昆明中院、曲靖中院、紅河中院、玉溪中院、楚雄中院、大理中院、普洱中院、臨滄中院、保山中院等9家中院上下聯動、統一行動,以人才智力援助為龍頭,以審判業務援助為抓手,以物資裝備援助為支撐,凝聚合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援藏工作新格局。 2021年,云南高院出臺《關于支持迪慶州兩級法院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明確云南高院作為牽頭單位,昆明、紅河、曲靖、大理、玉溪、楚雄等6家中院分別對口支持迪慶州兩級法院,《措施》涵蓋審判質效、人才智力、教育培訓、經費物質投入、信息化建設、新聞宣傳等方面。 通過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幫助受援法院厘清具有民族和地方特點的業務工作思路,通過解決典型問題促進規范類案法律適用,通過“授人以漁”增強迪慶兩級法院審判工作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 人才,一直是困擾迪慶法院高質量發展的瓶頸。為此,云南高院相繼出臺《關于年輕干部掛職鍛煉選派管理工作意見》《云南省法院關于建立健全法院人員內部交流機制的實施辦法(試行)》等,對干部掛職、任職交流等作出規定,明確掛職干部可以到掛職法院任命為法官,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迪慶兩級法院法官相對較少的困難,從制度上破解了迪慶法院的人才困境。 全省法院建立起了常態化對接聯動、專題會商等對口援助機制,各對口支援中院發揮各自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增強受援地“造血”功能,先后出臺了對口支援實施方案,主要領導帶隊實地了解受援法院需求,投入真金白銀,傾注真情實意,埋頭真抓實干,務實推進對口援助工作,確保涉藏地區社會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 用心用情用力 為雪域高原澆灌“法治之花” 今年是全省法院援助迪慶法院的第15個年頭。15年來,各援助單位圍繞六個“聚焦”為雪域高原灌溉“法治之花”。 聚焦審判業務援助。針對迪慶兩級法院工作實際,云南高院和各援助法院始終聚焦審判執行第一要務,加強業務指導和定向幫扶,幫助迪慶兩級法院實現審判工作提質增效。高院各業務部門充分發揮條線監督、對下指導優勢,通過司法統計分析、業務指導與交流等形式,推動涉藏法院審判質效穩步提升。近3年以來,高院到迪慶兩級法院召開各類審判業務指導會議50余場次,為不斷提高迪慶兩級法院審判質效提供了有力業務支撐。迪慶兩級法院先后順利完成涉眾型經濟犯罪案、全省首例“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罪”案、全州首例環保公益訴訟案、首例破產案及掃黑除惡等一系列重點案件的審理工作。立足區位特點,在全國較早掛牌成立“普達措國家公園法庭”,設立迪慶首個“環境資源審判補植復綠示范基地”,為守護世界的“香格里拉”保駕護航。能動履職探索符合迪慶實際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新路徑,推動“萬人成訟率”指標納入平安迪慶建設考評。全州6個派出法庭全部實現立審執一體化,跨域立案全覆蓋。依托巡回法庭采用法律咨詢、流動受案、就地開庭、現場調解的方式,構建覆蓋鄉鎮、村(社區)的便民調解網,在涉藏地區形成“橫向到邊覆蓋轄區村組,縱向到底直達群眾家門”的司法服務格局。 聚焦人才智力援助。過去,迪慶兩級法院干警學歷普遍不高,法律專業人才較少,研究生更是鳳毛麟角,法官大多持司法考試C證,提高學歷學位,提升專業知識迫在眉睫。對口援助工作開展以來,云南高院建章立制暢通“上派下掛”渠道,組織授受雙方人才開展“頂崗互派”“跟班鍛煉”,高院先后派出13名業務骨干到迪慶兩級法院掛、任職,各州市援助法院先后選派56名干警到迪慶三縣(市)法院掛職,迪慶中院選派2名法官到省高院掛、任職,轄區基層法院先后選派23名干警到對口援助法院跟班學習,形成良性互動。迪慶兩級法院干警不斷強化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綜合素質顯著提升。1篇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庫,3個典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破產審判、知識產權審判等案例發布。在全省法院首屆“六優”評選中,迪慶法院3份優秀裁判文書、2篇優秀案例上榜,極大鼓舞了法官干警士氣,營造出不斷挖掘自身潛能、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聚焦教育培訓援助。針對迪慶兩級法院培訓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云南高院和各援助法院堅持實用實戰導向,創新開展“菜單式”培訓,以“培訓+指導”的模式靶向解決迪慶兩級法院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實現“缺什么、訓什么”。省高院先后針對迪慶兩級法院組織開展援藏培訓14期,共1550人次參加培訓;各州市法院組織迪慶基層法院345人次到高校參加培訓。在組織參加的各類培訓中,審判執行業務課程占培訓總課程的80%以上。“充電賦能”助理法官干警迅速成長,一批青年法官脫穎而出,并獲全國法院先進個人、云南十大法治新聞人物等榮譽稱號。 聚焦物資裝備援助。云南高院和各對口援助法院充分發揮援藏物資裝備的支撐作用,幫助迪慶兩級法院提檔升級。啟動援藏工作以來,截至2024年10月,迪慶兩級法院到位對口援藏資金共計8586.97萬元,主要用于迪慶兩級法院的信息化項目建設、審判技術用房維修改造、業務裝備購置等費用的開支,使得迪慶兩級法院審判業務和交通工具提檔升級。15年來,從基礎建設到辦公設備,從短期應急到長期投資,高院和各對口援助法院堅持開源節流、強基固本,做優做實物資裝備援助,用情用力幫助迪慶兩級法院改善審判環境條件。迪慶中院從租借辦公樓到建成現代化審判法庭,基層法院建起了溫馨的干警備勤房,派出法庭均保障警務用車,昔日的“馬背法庭”被注入現代化高科技內涵,過冬時高原干警也有了供暖設備…… 聚焦文化生活援助。云南高院加大迪慶兩級法院文化建設指導力度,積極探索文化交流的新途徑新方式,以黨建文化為引領的一系列法院文化載體不斷充實壯大,進一步增強法院文化凝心鑄魂的作用。迪慶中院堅持黨建引領,以“審判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為導向,以“黨建+業務”模式,完善黨建工作思路,立足審判職能,不斷豐富“紅色法魂·雪域天平”黨建品牌內涵,榮獲“人民法院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工程優秀組織獎”。高院還針對迪慶兩級法院工作重點與亮點,召開新聞宣傳聯合主題“云上”視頻策劃會,邀請媒體專家精準建言獻策,講好新時代迪慶兩級法院好故事。 聚焦信息化建設援助。針對迪慶兩級法院起步晚、基礎差的現狀,云南高院和各對口援助法院幫助迪慶兩級法院編制信息化建設規劃,對標先進,實現“彎道超車”,為提升迪慶兩級法院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更好發揮信息技術賦能作用提供有力支撐。迪慶兩級法院建成訴訟服務中心、執行指揮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數字化審委會會議室,升級改造了中心機房,架設安防攝像頭、門禁設施,配套上線運行文書智能校對系統、檔案掃描系統、電子簽章系統,實現了網絡安全和消防安全的雙保險。通過幾年探索運用,迪慶兩級法院信息化工作已呈現“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新格局,促進審判執行工作提質增效。 賡續援藏精神 在交流互動中凝智聚力謀發展 15年來,云南各地法院的一批批援藏人員帶著深情、帶著專業、帶著憧憬,奔赴迪慶,把異鄉當故鄉,把群眾當親人,援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來自省高院刑二庭的三級高級法官鄧會是一名刑事審判領域的老兵,2024年她到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掛職擔任副院長。掛職期間,她秉持從事審判工作以來一如既往的精準性與規范化優秀傳統,一絲不茍地抓牢抓細立案、審判到執行各環節,大到研判疑難案件、新類型案件的審判思路,小到完善出庭通知書、庭審提綱、合議筆錄、審理報告等文書樣式她都追求完美,她分享自己撰寫的優秀案例及文書,落實好閱核制,不斷進行有益的訴源與執源治理探索,帶領團隊把審判工作做到極致。 大理州劍川縣法院趙海波到德欽縣法院執行局掛職以來,牢固樹立“援助也是學習”的意識,堅持將德欽縣法院的每一個案件辦成民族團結的精品案件。他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工作效率,冷靜辦理每一個案件,力求周全、準確、適度,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剛來香格里拉的第一個月高原反應較為強烈,夜晚睡眠質量很差,讓我深深體會了長期堅守在這片美麗高原上的人們是多么不易。”2023年1月,從紅河州紅河縣法院到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掛職的白成明坦言,他到迪慶通過的第一個考驗就是“高反”。在他承辦的一起車輛租賃合同糾紛執行案件中,兩名被執行人藏匿車輛,拒不履行返還租賃車輛并支付租金的義務、拒接執行法官電話,執行陷入了困境。當獲知執行車輛在400公里外的四川甘孜巴塘縣時,考慮到車輛可能被再次轉移難以追回,他當即與執行團隊冒著大雪翻越4000多米海拔的高原山區,從香格里拉市趕往巴塘縣,成功找到案涉車輛,趕在大雪封山前將車輛開回香格里拉市,讓案件得以順利執結。 德欽縣平均海拔3400米,年平均氣溫4.7℃,含氧量僅有平原地區的50%,是云南唯一的六類艱苦邊遠地區。在這里,省高院賠償辦一級法官助理何毅度過了他的2023年。從最初的坐車抓緊扶手不敢看窗外到下鄉辦案自己能開車,何毅笑稱他獲得了“開掛”的人生體驗。 從“輸血式”幫扶到“造血式”幫帶,幫扶法院與迪慶法院結下了血濃于水的兄弟情誼。一茬又一茬的援藏干部,繼承和弘揚“援藏精神”,舍小家、顧大家,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同迪慶法院干警一起,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為迪慶法院高質量發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書寫忠誠擔當 筑牢民族團結法治基石 長期以來,迪慶兩級法院在省高院的悉心指導和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州政府、州政協、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用好用活《關于支持迪慶州兩級法院高質量發展的十二條措施》,抓好穩定、發展、生態、邊疆穩固四件大事,緊緊圍繞努力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標桿、世界的“香格里拉”目標,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忠誠履職,著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2024年,德欽縣法院被最高法院確定為相對薄弱法院后,云南高院針對德欽法院在政治建設、業務能力、隊伍建設、管理水平、基礎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弱項短板,通過條線指導、下沉座談、爭取黨委支持,共同研究解決制約德欽縣法院長遠發展的綜合性源頭性問題,明確了“脫薄”思路、“脫薄”目標及期限。 迪慶兩級法院有力有序穩步推進“案件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海拔4600米雪域之巔、生命禁區滇川交界地區蟲草山“百年資源利用糾紛問題”得到實質性化解;梅里雪山雨崩村違建整治取得了無一例行政訴訟案件的訴源治理“德欽范式”;石卡雪山景區重整審理時間最短,清償效果最好,打造了營商環境的“香格里拉名片”……通過訴前、訴中、訴后“三層過濾”的“法院+N”多元解紛機制,迪慶法院筑牢民族團結法治基石。 如今的迪慶中院不僅是全國優秀法院,還連續兩屆保持“云南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在2010年以來厚厚的榮譽簿上,迪慶兩級法院獲國家級表彰1人,受省部級表彰集體3個、個人9人,受州市級表彰集體9個、個人25人,涌現出全國先進工作者李學全、全國模范法官魯茸培楚等一批先進典型,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法院隊伍的新風貌。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在全省法院無私的援助幫扶下,迪慶法院守正創新、銳意進取,以公正司法護航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站在新起點,迪慶法院將繼續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為推動迪慶法院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不負全省法院跨越山河的援助情。 來源:云南法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