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維西縣白濟汛鄉碧羅村黨總支深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主導作用,整合各方力量和資源,以“網格”為單位,把黨建觸角延伸到碧羅村的每個角落,不斷健全“家門口”服務體系,扎實辦好各項民生實事,在精準服務中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有效提高鄉村治理溫度。 服務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堅持群眾需求在哪里,陣地就覆蓋到哪里,黨的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強化陣地實用性,在村黨總支、各黨支部活動室設立黨群服務中心,作為黨員活動、村民議事的主要場所,定期開展政策宣傳、志愿服務等活動。積極推進黨群服務中心特色化提升改造,規范一室多用,實現大門常開、陣地常用、活動常辦、服務常在、群眾常來,增強村級活動陣地吸引力。強化陣地服務性,在村民集中區域建設多個村組服務站,提供社保咨詢、醫療衛生、就業指導等“一站式”服務。在村組內設置多個便民服務點,提供快遞代收、摩托車修理維護等生活服務,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及時更新農家書屋書籍,大力舉辦音樂節、射弩比賽等活動,以完善的設施、豐富的活動實現添精彩、添娛樂、添幸福的目標。強化陣地功能性,因地制宜設立便民服務窗口、法律咨詢室、人大代表聯絡室、殘疾人之家等,讓群眾心聲有人聽、難題有人解,不斷滿足群眾各類需求。 工作機制落到群眾“家門口”。堅持以“積分制”為抓手,將基層治理工作機制落實到群眾身邊,激發群眾自治內生動力。引導群眾自治,成立村民議事會,鼓勵村民參與村內事務決策,共同解決村組治理難題,增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將碧羅村劃分為19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負責信息收集、矛盾調解、隱患排查等工作,實現基層治理全覆蓋。將“積分制”有機融入村規民約,推動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上墻入戶”,加強宣傳解讀,引導村民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角”。優化為民辦實事服務,把“積分制”工作與為民辦實事活動相結合,研究制定“志愿服務+積分獎勵”制度,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扶貧幫困、文明宣傳、助老等志愿服務活動,依據參加活動次數進行積分獎勵,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倡導文明風尚,打造“積分制”工作品牌,以“日記錄”“月評分”“年總結”為節點,通過積分兌換的方式,讓崇德向善逐漸成為村民自覺。搭建起長期關愛、扶助弱勢群體的平臺,通過設立“愛心扶貧超市”和在微信群開展“一天一元”愛心募捐活動,充分調動各類社會群體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性。自碧羅村開展“一天一元”愛心募捐活動以來,年均籌集愛心資金1萬元,資金全部用于積分超市兌換物資采購。2023年,村積分超市集中開展積分兌換12期,覆蓋327戶。 貼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堅持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變以往“被動處理”為“主動服務”,讓基層治理暖人心、有溫度。主動作為,村“兩委”每周召開“工作例會”,共同研究村莊發展方向、難點、堵點,實現每周研究一小事、每月研究一大事,著力察民情、問民需、解民困。主動敲門,積極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健全各類群眾走訪機制,年均收集、解決群眾訴求200余件,構建網格“無縫隙”、訴求“全響應”、服務“零距離”的治理體系。村組黨員干部帶頭組織幫助困難家庭接送學生、打掃衛生、采收糧食、辦理戶籍等困難事項已成為常態。主動代辦,建立19支暖心服務小分隊,落實民生微實事項目、為民服務“四項清單”,設立便民服務窗口,將服務熱線公布在微信群,提供群眾“零跑腿”貼心服務。目前,碧羅村各類代辦事項都有服務人員負責,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以代辦保險收繳、蓋章證明等。2024年,該村累計解決各類堵點問題60余個。 (州委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