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大,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感到特別開心和滿足。”談到5年來的履職感受,州政協委員次禮由衷感嘆道,“我是農民政協委員,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要把基層的聲音傳遞上去,推動需求和問題能夠得到落實和解決。”自2021年當選政協委員以來,次禮始終牢記為民履職的初心,深入基層了解民情,積極溝通建言獻策,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也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在政協迪慶州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次禮提交了關于在維西縣塔城鎮塔城村響古箐及臘普河兩岸修建攔擋工程的提案。“我的家鄉河流眾多,每年雨季來臨,最擔心的是會發生山洪災害,沿線農作物、河堤、橋梁、房屋等都會受損。”2024年,次禮的提案得到落實,如今,一個個攔擋工程建設完工,臘普河兩岸的防護堤防止了水流漫入農田,有效避免農民群眾的農田、房屋受到山洪災害的威脅。 對于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次禮看在眼里,喜在心上。“這幾年,日子越過越紅火,最大的變化就是家鄉的農文旅融合發展越來越強勢。”次禮的家鄉塔城鎮曾經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小鎮,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塔城鎮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如今,塔城鎮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鄉村旅游的發展,讓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成為現實。許多村民開辦民宿、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當地的農副產品也搭上了旅游快車,銷路越來越廣。” 5年來,次禮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調研、視察、協商活動,認真履行委員職責。他提出的提案和建議,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也為推動迪慶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將持續關注民生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次禮說。 (記者 何雨桐 姚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