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欽縣玉杰村通過打造“善美山水·吉祥玉杰”特色黨建品牌,以“黨建+”模式奏響鄉村振興“三重奏”,實現黨建紅與生態綠、群眾富交相輝映,202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2.44萬元。 “黨建+生態” 守護綠水青山 玉杰村背靠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脆弱。玉杰村黨總支書記魯茸取品說:“守住這片青山,就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了‘金飯碗’。”該村以黨支部為戰斗堡壘,開啟了一場守護綠水青山的攻堅戰:全村退牧還草3721畝,退耕還林456.3畝,1.2萬余棵云杉、冷杉扎根荒坡,新能源代替工程穩步推進,林長制、河(湖)長制責任到人,如今全村森林覆蓋率達90%,讓玉杰村成為鑲嵌在白馬雪山腳下的“綠寶石”。 “黨建+治理” 共建和諧家園 在玉杰村的田間地頭,少數民族感恩宣講隊用少數民族語言將黨的方針政策娓娓道來,方便群眾理解;火塘邊,老黨員講述著新舊社會對比、國家惠農富農政策帶來的紅利;法治課堂上,法律明白人用鄰里糾紛案例解讀憲法、民法典……一場場接地氣的宣講,如春風化雨,凝聚起全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玉杰村積極推進“支部建在小組上、工作落在支部上”,8個村民小組實現支部書記、小組長“一肩挑”,黨員帶頭亮身份、踐承諾,聯系農戶、志愿服務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新時代鄉村振興綜合治理員成為群眾的貼心人,矛盾排查、災害預警等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打通了鄉村振興綜合服務“最后一公里”。 “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就像酥油桶上的箍,緊了才不會漏?!痹诨鹛磷h事會上,魯茸取品說。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不僅規范著村民的日常行為,還將“鍋莊舞傳承”“生態保護”等特色內容寫進條款。每月的文明戶積分評比更是熱鬧非凡,庭院整潔、助人為樂、家風優良的家庭獲得表彰獎勵,文明新風在村寨蔚然成風。 “黨建+農文旅” 促農增收 近年來,玉杰村以黨建為引領,深挖本地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的致富路。當地成立旅游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入知名企業發展高端民宿,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 同時,在中國旅游集團的幫扶下,還編制了玉杰村鄉村振興旅游策劃方案,突出當地旅游資源優勢,打造集休閑、觀光度假、徒步探險、觀鳥攝影等于一體的“野奢型”旅游產業。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6400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2萬元。 為了給游客創造一個舒適安逸的環境,玉杰村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投入3000余萬元專項資金,開展36項人居環境提升工程。重點區域清掃成為日常,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全面鋪開,生活垃圾處理率和污水治理率達到100%。曾經的泥濘小路變身石板步道,閑置角落被改造成微景觀,游客都說村里比景區還干凈。 玉杰村還通過“合作社+農戶+企業”的模式發展特色種植業。藏藥材、青稞、藜麥等特色產品暢銷市場。曾經的小山村,舊貌換新顏,處處洋溢著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