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項目化、清單化、目標化、責任化”推進工業突破攻堅戰,以傳統產業為根基、新興產業為引擎,全力推動企業增產增效,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有進、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3個百分點。 圍繞高原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我市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思路加速推進發展,促成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與市內企業采購茶葉3611噸,有效搭建了原料供應與加工環節的高效銜接鏈條;實施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189個,完成投資42億元,持續擴大加工規模與深度;新培育升規農產品加工企業13戶,總量達180戶,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增強。同時,我市成功申報并被國家工信部列為重點培育的“云南普洱茶”“云南小??Х取眰鹘y優勢食品產區,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在新興產業培育方面,我市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及時跟進服務高純鍺系列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簽約和落地服務;實施高技術制造業項目5個,完成投資1.7億元,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新培育升規戰略新興產業企業3戶,總量達27戶。上半年,全市工業稅收同比增長14.7%,新興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在提升園區發展質效方面,我市按照省級產業園區設立相關程序和要求,組織耿馬、永德、雙江3個產業園區完成總體規劃及環評報告編制。同時,通過召開園區經濟專題會議,精準聚焦園區主導產業鏈短板弱項,加速推進企業招商、項目建設等工作。上半年,全市凈增入園企業327戶、總量4730戶,完成園區固定資產投資68.71億元,同比增長4.6%。 在推動數智融合賦能方面,我市持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半年新建5G基站707個,目前累計建成5G基站7938個;組織企業開展259個境外損毀基站修復工作,現已完成修復140個;全面落實市政府與中國移動云南公司簽訂《數字基礎設施及數智賦能投資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實施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項目5個,完成投資11092萬元,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注入新動力。 加快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市不斷強化要素保障服務,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協作,探索推廣制造業企業“訂單貸”等新型金融產品,截至6月底,全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15.57億元,同比增長45.64%;組織開展2025年省級工業領域專項資金申報,為57戶企業爭取省級扶持資金;深入落實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組織申報創新型中小企業92戶、專精特新企業19戶;全面開展工業企業“大走訪送服務促發展”活動,認真落實企業反映困難問題交辦督辦機制,幫助企業化解原料供應、融資等難點堵點問題208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我市上半年工業經濟增勢良好。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長16.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2.1%;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4.7%;輕工業同比增長17%。 (融媒體記者 史敏朱 編輯 鄧紅梅 審核 楊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