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綻放,春茶吐綠,在普洱的茶園里,春天氣息迎面而來。從普洱市城區往南,汽車在蜿蜒的山道上行駛,成片的茶山呈現眼前,來到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整個村子被萬畝茶園環繞,多數人家建起了嶄新的樓房,通村串戶的硬化道路寬敞整潔,茶園風光引來一撥撥游客。 “種茶制茶的方式一變,村里的生活也變了樣。”說起這些年有機茶園建設給村里帶來的變化,整碗村委會主任何會良十分得意,全村1.8萬畝的茶園全部實現有機打造,市場價格是普通茶園5倍多,一年下來,大多數茶農能收入七八萬元,多的超過10萬元,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村里的茶農董祖祥的大膽嘗試,他帶頭成立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以“用心做出一杯干凈的好茶”為初心,開展有機茶的種植、加工,不施化肥、不打農藥,2000畝茶園通過歐盟有機認證,茶產品遠銷海外、供不應求。公司與村里的茶農成立合作社,帶動全村1萬多畝茶園進行有機改造,并成功取得有機茶園轉換證書,茶園的畝產值大幅提升。 “茶農富了起來,生活越過越紅火,證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公司副董事長董繼文看好生態鄉村未來的發展前景,決定加大投入5000萬元,今年啟動了茶莊園建設。來到這片有山有水的有機茶園,新建的茶園棧道和茶山觀景臺等設施已經初具雛形。在茶園里打造臨水步行棧道,讓更多人走進有機茶園觀光;依托茶園周邊村落,規劃“一戶一品”特色項目,讓茶山游客深度體驗茶葉原產地的生活方式;還專門為貧困茶農設定產品,帶動茶農精準脫貧。 有機茶園建設在普洱市廣大茶區遍地開花,普洱本土茶產業龍頭企業瀾滄古茶有限公司自有的5000多畝茶地獲得有機認證后,今年在瀾滄縣安康鄉,推進2萬多畝茶園有機茶打造,將惠及4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貧困山區的茶產業帶來提質增效。 除了標準的有機茶基地建設,茶園位于寧洱縣的云南普洱茶集團,探索茶樹高密度留養模式,對公司原有的6個基地4.4萬畝茶園進行改造,傳統的臺地茶長成了生態的“大樹茶”。目前,普洱市進入轉換期茶園面積23.7萬畝,已取得有機認證的茶園面積達5.7萬畝。走“有機”路,打“綠色”牌,春天的普洱茶山里,到處是勃勃生機的新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