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南調查規劃院和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調查人員在金光寺保護區開展植物科學考察時發現馬兜鈴屬植物新種。12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南調查規劃院發布消息:調查人員于2024年1月在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植物科學考察時,發現馬兜鈴科廣義馬兜鈴屬一植物新種,后與紐約大學合作,根據其獨特的性狀將其命名為墊狀花馬兜鈴(AristolochiapulvinataYi-FanWang&Zhi-JianYin)。近期,相關研究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Phytotaxa》上發表。;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級自然保護區擁有我國面積最大、原生性最強的元江栲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同時,由于地處地理和生物區系的過渡帶上,東西南北不同區系成分的很多物種在遷移、擴散過程中在該區交匯、融合、發展,使得保護區成為重要的區系節,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2024年年初,委托西南院開展金光寺保護區的綜合科學考察工作,為保護區下一步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重要支撐。此次在金光寺保護區內發現新種,是繼調查人員在保護區首次發現極小種群物種茶果樟大規模分布之后,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的又一工作亮點。;;廣義馬兜鈴屬大約有600種,廣布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目前,墊狀花馬兜鈴僅在大理永平縣發現有分布,生于海拔2400—2700米林下陰涼潮濕的溝谷溪畔。按照世界自然聯盟(IUCN)的分類及標準,該種被評估為極危(CR)等級。墊狀花馬兜鈴與卵葉馬兜鈴、黑頭馬兜鈴、囊花馬兜鈴、線葉馬兜鈴同域物種有相近特征,如花管內色和毛被,喉部有增厚然而,墊狀花馬兜鈴喉部增厚的特征——特別是它的形狀、質地、角度和程度與在上述物種中觀察到的明顯不同,這也是該新種名字的由來。;信息來源:大理永平金光寺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本期編輯:李毅杰圖文審核:楊繼紅圖文總審:李四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