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省平武縣平通鎮中學的學生在廢墟上玩籃球。 平武縣是這次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僅平通鎮中學就有130余名學生死亡,該校校舍嚴重毀壞,籃球場僅剩一塊籃板。在救災部隊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平通鎮受災群眾得到了妥善安置,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災民情緒趨于穩定。(來源:中國軍網) 5月28日,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鎮洛城村的村民等待觀看露天電影。 從5月27日開始,由共青團天津市委組織的37名志愿者,深入地震重災區四川什邡市洛水鎮,開展心理援助和文化服務活動。新華社記者 王曄彪 攝 5月26日,在青川縣木魚鎮一災民安置區內,一名小姑娘在學習。 四川省青川縣25日發生里氏6.4級余震,目前災區群眾繼續開展生產自救,努力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新華社發(劉忠俊 攝) 5月24日,剛返回北川縣擂鼓鎮的受災群眾在自家倒塌的房屋前吃午飯。 日前,眾多四川北川縣的受災群眾陸續返回家鄉。面對地震后的斷壁殘垣,災區群眾積極樂觀,以堅強的心態重建家園。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5月21日,隴南市武都區楓相鄉楓相塬村受災群眾石紅琴和她的孩子在防震棚前玩耍。 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攝 5月22日,四川綿竹市東北鎮天齊村五年級學生韋超在廢墟上晾曬課本。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韋超用5天時間在自家倒塌的廢墟上找到了所有的課本,準備到正在搭建的簡易教室上課。在這次大地震中,天齊村98%的房屋垮塌。 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5月24日清晨,在四川地震重災區什邡市紅白鎮一個受災群眾安置點,人們清洗衣物。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 5月19日,雖然相框損壞了,夫妻倆還是仔細地把結婚照擦拭干凈。 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仁和村三組的梁正彬一家很幸運,大地震發生時,包括老父母和年幼女兒在內的全家5口人都跑出了轟然倒塌的房屋。“平安就是福!”他們默默收拾廢墟中的家,準備重建家園。 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5月21日,隴南市武都區楓相鄉楓相塬村受災群眾從廢墟中搬運生活用品。 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攝 5月31日,德陽東汽小學的小學生楊佳赟在安置點的帳篷外吹泡泡。 “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四川地震災區的許多孩子將在安置點的帳篷里度過一個特別的兒童節。 新華社記者 李健 攝 5月24日,在地震災區什邡市紅白鎮受災群眾安置點的帳篷外,一位小朋友和參加抗震救災的兩位解放軍戰士“互動”。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