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 百姓餐桌變化大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09-02-15 09:38:44

  改革開放30年,最讓老百姓感覺真切就是菜籃子、米袋子的變化。從糧票、肉票供應到現在市場極大繁榮,老百姓的餐桌經歷了從滿足溫飽到吃出品味、吃出健康的質的變化。在實行計劃經濟的歲月里,人們購買糧油、副食品都離不開票證,談起過去的緊日子,一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感慨頗深。那時,老百姓的日子都挺緊巴,糧食和副食品得精打細算。糧店、副食品商店是計劃供應,發糧票、發菜票,去肉鋪選肉,一般都專愛挑肥的,為的就是回家能再耗點豬油改善伙食。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原有的計劃商品經濟逐漸被市場經濟體制所取代。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大型商場、農貿市場、副食品超市遍布全州,齊全的商品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

  在霞若鄉村小里教了一輩子書的余老師告訴記者,三十年前,買米、買面、買肉都要憑票,余老師家里兄弟姐妹多,參加工作后,發放米票這些平時都舍不得用,存到過年的時候再買來分給兄弟姐妹們。“那時能吃到一頓大米或是吃上一頓肉是非常奢侈的事情。現在可就好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街上什么都在賣,家里天天都是在過年。現在去趟菜市場,還經常會見到一些以前沒吃過也沒見過的蔬菜,而且一年四季都有時鮮蔬菜瓜果,生活是越來越好。” 

  一個讓余老師永遠不能忘記的細節是,當他的妻子生了兒子坐月子時,一些親戚省下每個月限供半斤的豬肉沒吃,送上門給她補身體……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加快,原本以為一輩子只能吃粗茶淡飯的余老師,感覺到了變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糧票、油票、肉票相繼退出歷史舞臺,市場上食物品種漸漸豐富,蔬菜、瓜果、蛋、禽、肉類,應有盡有。慢慢地,進餐館“嘗鮮”變得越來越普遍,誰家有什么喜慶事,都愿意在飯店擺上幾桌,又省事又飽了口福。

  每隔一段日子,余老師家的小孩還要和同學光顧洋快餐,吃漢堡、喝可樂,“那些洋玩意,我們是吃不慣啰。”他笑著說。

  這兩年,余老師開始追求健康飲食:蔬菜要吃無污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活蹦亂跳的……生活的巨變,讓那些日日伴著咸菜、青菜的往事,成了余老師永久的記憶。

  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十年可謂“窗外日光彈指過,席前花影座間移”。

  “老三樣”成為“小配角”

  清炒荷蘭豆、熗炒萵筍尖、肉片炒木耳、西芹炒百合、干煸豆角、虎皮豆腐、土雞燉蘑菇、清蒸鱖魚、干炸羊排、油燜大閘蟹,還有涼拌西紅柿、蒜茸拍黃瓜、鹵豬手、醬鳳爪等,滿滿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是居住在香格里拉的扎西春節期間在家里招待親朋好友的宴席。

  “也沒什么好吃的,隨便做幾個菜,大家聚聚。”同事們正在紅火熱鬧,趁機到廚房幫妻子捏餃子的扎西謙虛地對記者說,現在主要是沒時間,不然想吃什么都很方便。今年33歲的拉巴是土生土長香格里拉人。他說,如今不像小時候,每天都是“老三樣”——土豆、蘿卜、大白菜,現在“老三樣”早已成為餐桌中的“小配角”。

  “在我們的記憶中,以前要過節時,總要準備好多天,大筐大筐的蔬菜及食品在年前往家里搬送,把春節十五以前的菜都準備齊了,不然,那些天可買不到什么東西。即使,有人出來買菜。也都是些沒水分的蔬菜及水果,讓人看了都覺得很沒食欲,但又不能不買。”提到以前的歷史,扎西記憶很是深刻。

  記者了解到,由于近些年香格里拉市場上蔬菜供應充足,香格里拉大部分居民在過年期間,在不用像往常那樣,在過年前在家里把準備上十多二十天的食品。“二十多年前,香格里拉時鮮蔬菜非常少,經常就是洋芋、大白菜。以前過年的時候,街上到處是冷冷清清的,差不多近一個月的時間是買不到時鮮蔬菜的。那時我記得我父母,年前十來天就要把大白菜、青菜那些買回家里,也沒有冰箱,只能裝在箱子里,或是放在菜地里,還得鋪上厚厚的草席子,用塑料薄膜蓋得嚴嚴實實的。十五過了菜市場才會零星來幾個賣菜的。現如今,年三十早上去買菜也還來得及,吃多少買多少,而且天天都可以買到新鮮的,熱帶蔬菜也能在冬天買到。這些在以前是想都想不到的,現在可以說是趕上好日子啦!” 提到現在的好日子,扎西開心地笑了。大量蔬菜登上餐桌,逐漸改變著高原人的飲食結構,提高了香格里拉人的生活質量。

  記者在香格里拉的幾個菜市場看到,這里的蔬菜品種多達50余種,而且,粵菜、川菜、湘菜館,重慶火鍋、東北水餃、蘭州拉面等各地風味美食在香格里拉的街頭隨處可見。有豐富的原料做支撐,香格里拉的飲食結構正在走向多元化,現代藏餐也打破了“酥油+糌粑+牛羊肉”式的傳統材料構成,成為講究營養、口味、色澤和品味的綠色餐飲文化。

  農民搶念“大棚經”

  冬季長達半年并且最低氣溫可降到零下20多度,海拔3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高原上,如今一年四季能生產綠色蔬菜?香格里拉蔬菜大批外調,進入外地市場,受到消費者青睞。在香格里拉縣城西北郊旺池卡村,建起了成片的蔬菜大棚,記者鉆進菜農董學明家的大棚里,棚外寒風刺骨,棚里卻暖如春天,翠生生的小白菜、黑青菜已經長到五六寸高,棚子邊沿還種著黃瓜、苦瓜、芹菜等蔬菜的幼苗。董學明說,他家的菜已開始上市了,每天能銷七八十斤,生意好得很。他們10多戶人家每家都管理著3至5畝菜地,部分蓋成大棚,大面積為露地,棚內外錯落栽種,這段時間棚里的蔬菜一部分出售,一部分等天暖后移栽室外。適合高原地帶栽種的60多個蔬菜品種,一年能收獲5茬,平均畝產值在4500元以上,最高畝產值可達7000元。

  香格里拉過去食用的蔬菜絕大部分從外地運來,隨著科技種菜技術的推廣和市場的發展,到外地買菜早已成為了歷史。當地農科部門經過10多年來的潛心攻關,“高原無公害蔬菜課題組”成功進行了高寒地區塑料日光溫室蔬菜種植技術研究,采取“自建基地+農戶”的辦法,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香格里拉由于紫外線強烈,日照時間長,土地肥沃,生產出的蔬菜色澤鮮亮,無蟲眼,莖葉脆嫩,口感好,消費者十分喜愛。據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2008年高原蔬菜上市125萬公斤,大量銷往大理、昆明等地。由于趕上了內地炎熱少菜的淡季,價格增長了10倍以上。目前當地蔬菜占領市場的時間在9個月以上,起到了很好的平抑價格作用。過去從來不辦菜園的藏族群眾中,現在出現了大批蔬菜生產大戶,種植的品種從單一的普通蔬菜擴展到特優時鮮蔬菜,種植面積也擴大到1萬多畝,菜農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科技措施使高寒藏區顯示出了生產反季蔬菜和無公害食品的優勢潛力。香格里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說,產自香格里拉縣的“中甸紅”洋芋品種,每年調往州外數千噸,主要銷往麗江、大理、保山、德宏、臨滄、曲靖、昭通等地做種薯。全縣年種植面積在2.8萬畝以上,產量4萬多噸。目前,“中甸紅”品種在全省的推廣種植面積已達60多萬畝,香格里拉成了優良的種薯繁育基地。(記者 永基卓瑪 文/圖)

責任編輯:和玉鳳
jizz国产精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黑人巨大精品播放|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videossexohd|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7m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