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經濟危機背景下如何繼續保持我州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是兩會代表們思考和談論較多的一個問題,也是全州廣大群眾很關心的熱門話題。記者為此也采訪了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代表。 馬志明作為我州非公經濟人士,他認為國際經濟危機對我州實體經濟影響已開始顯現,從政府的工作報告也可看出,四大支柱產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旅游業和礦產資源開發所受影響尤其巨大。他說,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是困擾我州很多企業發展的一個普遍問題, 國際經濟危機背景下這一問題將更突出。雖去年州內成立了合鑫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但1300萬的實有資本,每筆最多只能擔保200多萬元,對全州中小企業來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需要。他建議,今年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并引導鼓勵更多外部資金注入,提高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使更多中小企業得到發展。另一方面利用好民間資本,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去年全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了56億,他認為其中存在著數量巨大的閑置民間資本,只要能拿出其中一部分投資即便10幾個億,對促進全州經濟發展也會起到巨大作用,政府可成立相應的部門建立一個投資項目庫引導這些民間資本投入,也能很好彌補當前外部招商引資困難局面。 同時他建議政府重視資本市場建設,長期以來州內本土企業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這是很讓人遺憾的。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起銀行貸款間接融資方便得多,今年政府可以引導整合州內具有條件的企業做大做強成為上市公司,進而帶動更多企業走上市發展道路,在改變目前融資困難局面同時對州內企業后續發展也很有好處。 談到企業危機中如何“過冬”問題,對部分企業采取的裁員降低成本做法,他表示并不贊同。這時正是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時候,應該在危機中尋找機會,在國家擴大內需各項政策下把目光更多投向國內市場,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而且現代經營中人才也越來越重要,能擁有一支凝聚力強的隊伍是企業發展很大的潛在資本,只有關心員工的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保持長盛不衰。 采訪要結束時馬志明說,國家目前很關心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州政府今年也承諾要繼續加大投資,只要政府部門和全州企業攜手努力共度難關,迪慶的明天必然更美好。 (記者 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