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希望的使者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1-10-27 17:06:23

——記迪慶高級農藝師、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木德偉

迪慶高級農藝師,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就職于迪慶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藏家男兒木德偉,來自農村,心系農業,服務農民,和許多農業科技工作者一樣,他有著一腔愛農深情。他扎根農業戰線30多年來,傾注了對農業、對農村、對農民的畢生心血,與“三農”結下了水乳相融的深厚情誼,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汗水灑在了農業科學研究上,為迪慶的農業科學技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高原農牧民親切的稱為“綠色希望的使者”。

迪慶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長期以來,除了沿江河谷地區的農民種植的糧食基本上自足外,很多高寒地區的農牧民靠的是“外糧”。迪慶是典型的缺糧州,農牧民盼農業科技的呼聲越來越迫切,迪慶農業的難點在科技,突破的重點也在科技,只有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才能改變迪慶農業落后的現狀。我州農業部門把農業科技含量的提高放在整個工作的首位,高度注重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80年代剛參加工作的木德偉帶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對農業科技的無限熱愛,承擔起了玉米制種與示范推廣工作任務,這畢竟是他農業科技研究人生中的一個重大研究項目,課題研究的成敗將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也關系到迪慶整個農業科技工作的發展。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并深刻地認識到,農業科技必須要與理論研究結合起來,他把自己的辦公地點設在田間地頭,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并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和材料,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3年認真鉆研,刻苦實踐,熟練地掌握了雜交玉米制種技術,并指導三縣種子公司開展大面積的雜交玉米制種工作。從此,我州雜交包谷推廣面積迅速擴大,并結合地膜種植,玉米適宜種植海拔從2500米到2800米;玉米平均單產從25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到1990年,我州雜交玉米良種推廣面積達玉米種植面積的90%以上。我州糧食總產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雜交包谷制種已成為我州調整種植結構,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一項重要產業。雜交包谷的推廣加快了我州農村脫貧致富的步伐,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發展,體現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巨大的農業科技突破的后面,是木德偉等農業科技工作者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努力,資金的缺乏、技術的薄弱,重重困難像一座大山一樣壓著幾個年輕人,是他們用毅力、用自己的智慧書寫了迪慶農業科技輝煌的一頁。

激情和希望的力量是無限的。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刻苦,木德偉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農業科技工作人員。1991年至2003年任迪慶州植保站植檢站站長,在此期間,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根據我州農業發展戰略和規劃,因地制宜地組織制定植保工作計劃、目標、任務和措施,與全州廣大植保科技人員一道努力工作,全州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面積達發生面積的80%以上,年平均挽回糧食損失500-700噸,為我州糧食作物減災、增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他還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不忘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承擔完成了省部級重大植保科研與推廣項目6項,其中與省農科院植保所徐云同志主持的“青稞蚜蟲與黃矮病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省科技攻關項目經專家鑒定達到了國內同行領先水平。該項目的實施,挽回了迪慶藏區在項目實施前因蚜蟲與黃矮病暴發成災面臨青稞絕收的危險局面,并通過優化栽培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推廣,每畝單產增加45.7公斤,項目輻射3000畝,年增收青稞1377噸。他在主持州植保植檢工作期間撰寫了大量的農業科學論文,獲得10多項省部級獎勵,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為迪慶植保科技進步,農業科技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木德偉積極把掌握的農業科技知識充分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并產生最大效益,去努力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價值,他總是把推廣農業新技術作為自己神圣的使命。青稞是迪慶藏區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之一,也是廣大農牧民的主食品,隨著迪慶旅游的發展和對外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強,青稞產量遠遠不能滿足于市場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至2006年期間,木德偉在迪慶州農科所工作,任糧作室主任,他主要承擔起云南省科技攻關“優質青稞良種選育及高效栽培示范”項目。對于他來說,這是他人生的一次考驗,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投入到項目攻關研究上,白天像農民一樣滿身泥土的在地里勞作,晚上則挑燈夜戰研讀各種科技書籍,在那段時間他幾乎與外界失去了聯系,家、辦公室、基地成了每天的三點一線,孩子和家人也顧及不上,用“工作狂”、“農業科技迷”來形容他毫不為過。同時節約用好每一分項目資金,把資金用在刀刃上,按照同事們的說法,在項目經費上,他是把一分錢用成兩半來花,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益。在該項目實施過程中,共引進外地青稞品種和搜集地方品種共90多份,從中選育出適合本地區種植,表現優良的加工型青稞品種5個,食用型青稞品種2個,示范推廣面積5000畝。這些新品種的育成,極大地改變了我州及藏區青稞品種單一、品種退化的現狀,并通過運用高產栽培技術,青稞平均單產由原來的150公斤左右提高到200公斤以上。他研究的青稞科技成果迅速地推廣到了全州各地,像雪山甘泉滋潤了農牧民的心田,像春風般吹綠了雪山草原。在滿足糧食和飼料的前提下,該項目可以解決迪慶青稞酒及青稞系列產品加工原料不足的缺口,該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我州青稞產業化的發展進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全州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無愧為迪慶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榜樣。

木德偉工作兢兢業業,埋頭苦干,身后有著一連串閃亮的業績和榮譽,他多次榮獲國家、省、州的各種表彰:2002年,被全國農業技術中心評為病蟲害防治先進工作者;2004年“青稞蚜蟲及黃矮病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被省人民政府評為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6年“青稞良種擴繁基地建設”項目獲迪慶州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優秀論文獎4篇。

面對那么多的榮譽和稱號,木德偉顯得很平靜,他說業績和榮譽屬于過去,科學技術是無止境的,他將繼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農業科學研究領域中。他的一番話,讓記者想到了黑色的土地,黑土地是永遠不會背叛辛勤耕耘的人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相信迪慶農業在科學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中,一定會金穗掛滿高原。(記者:陳義 文/圖)

責任編輯:鮑江平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99|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毛片乱码1区2区3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