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記者驅車來到了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縣城旁的嘉園藏獒養殖觀賞基地,當我們鉆進這個由鋼筋護欄圍成的獒園時,只見二十幾只體重在120斤以上的藏獒呲牙咧嘴地從護欄里縱身跳起來,如果不細看還誤以為鉆進了獅子園。 從流口水可以確定藏獒的種類 藏獒分為兩種,一是虎獒,一是獅獒,它們除了臉型稍有區別外,還可以根據聲音辨別哪是虎獒,哪是獅獒。 虎獒與獅獒各有各的聲音特色,有的宛如空谷傳聲、裂谷傳響,有的如空穴來風,透出一股股的陰涼殺氣。待一陣陣的狂吠之后,我們驚奇地發現那些嘴角流口水的居然是獅獒,而嘴角不流口水的是虎獒。 藏獒是藏民最引以為榮的“寵物” 生活在高原的藏民最喜歡養藏獒,藏獒一直以來都是藏民最引以為榮的寵物,他們認為養一只藏獒比養個兒子還要對自己的家庭忠誠。 早些年,狗販子如果問藏民:“你家的藏獒賣不賣?”藏民會反問:“你家的娃娃賣不賣?”在西藏芒康白玉縣等地,當地的藏民至今依然認為藏獒誓死保護牛羊和主人,是其家庭成員之一。 在德欽縣升平鎮阿東村,當地每年還要組織一次藏獒節,來自五湖四海的獒販子就會身背大把的錢前來參與藏獒交易。前些年一只藏獒的售價在5000至30000元不等,但這些年由于銷出去的藏獒耐寒不耐熱,有的藏獒不適應外地的天氣,竟然熬不住熱空氣死去。于是一度熱鬧的藏獒節變得冷冷清清。 藏獒的兇猛源于長期圈養 飼養員黃訓告訴記者,藏獒一年四季都被主人拴養或圈養,它們的活動范圍不超過50多平方米。時間久了,藏獒變得越來越小,手與腳變得又粗又壯又短,有的藏獒變異宛如四肢發達手腳短小的舉重運動員。但是,因為長期被人圈養,藏獒只會認自己的主人,見到陌生人就會狂吠,變得異常兇猛。 黃訓說,“因為野性和智慧,藏獒成為了寵物。但成為寵物和財富象征的藏獒,卻由于圈養失去了原有的能力和智慧。” 藏獒的大腦就是這樣簡單 藏獒生態園的主人李向龍告訴記者,藏獒大腦非常簡單,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危險與害怕。 李向龍說,有一次他將一只藏獒與一只狼犬放在屋頂上,在院子里拿出一塊肉叫藏獒與狼犬下來吃。聰明的狼犬眼見房頂太高擔心自己下去會摔傷,于是就用前爪開了房門,再繞樓梯回到客廳,再次打開房門回到院子里,然而藏獒卻毫不顧忌地從房頂上跳下來,縱身來搶主人手里的肉。回到院子的狼犬看見肉已被藏獒咬在嘴里,便在一旁吱吱叫屈。 養藏獒比伺候坐月子還要細心 在香格里拉嘉園藏獒養殖觀賞基地的藏獒伙食房里,一個巨大的火爐上,支架著兩鍋牛肉與蔓菁合煮的藏獒伙食,旁邊是一些新鮮的蔬菜,還有一些雞蛋、葡萄糖、糌粑面等,而藏獒的居住的地方還有一些干草、棉毯。 據飼養員黃訓說,飼養藏獒比伺候婆娘坐月子還要細心,到了冬天天氣變冷,不僅要給藏獒開暖燈,加強營養補充,每天還要輪番放風,讓它們在院子里戲耍一番。 藏獒面臨“退化”危機 現在距離4月份小藏獒集中出生的日子還有幾天,但省內外的藏獒生意人已經云集迪慶,守在藏獒養殖基地或是普通牧民家里,等的就是在小藏獒出生后,搶占先機,挑到身強體健的藏獒。 隨著藏獒身價連年看漲,一些成年的藏獒動輒賣到上百萬,但這些百萬身價的藏獒離開高原之后,病的病,蔫的蔫,不但沒有了高原王者的風采,存活也成了問題。這讓守著挑獒的生意人心存隱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是如此,藏獒也是如此。藏獒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地,早已經適應了缺氧、高寒的環境,而每天吃的也只是一點糌粑。而內地人花巨資買進藏獒之后,大肉吃著,空調房住著,更重要的是,內地的氣溫比較高,氧氣也比較充分,這樣并不利于藏獒的生長。所以說,并非藏獒退化了,而是生存的環境發生了改變。(中新網 史效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