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慶日報社黨支部 華燈初上,迪慶日報社簡陋的會議室里響起一陣陣新聞業務交流的聲音,從六月開始,采編人員業務學習活動每周四如期舉行。這是報社黨支部為構建學習型報社、學習型黨組織而建立和堅持的一項制度。 以學習為抓手,全面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2007年以來,報社黨支部以深入開展“云嶺先鋒”工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活動為載體,扎實開展黨組織內部理論學習、采編人員業務學習,學黨章、聽黨課、談心得、寫體會,召開民主生活會,提高了全體黨員和干部職工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通過扎實有效的理論政策學習,提高了黨員的理論素質和黨性修養水平,促進了輿論引導能力的提升,從而樹立了負責任媒體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以加強組織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報社黨支部注重增強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不斷把優秀的青年職工吸收到黨組織中,充實新鮮血液,3年來,累計吸納5名新黨員,確定4名職工為入黨積極分子;同時,積極為群團組織發揮作用創造條件,調動職工和青年團員服務社會的熱情,3年來累計為扶貧點、災區群眾等捐款近7萬元。 以創新工作機制為根本,全面提升迪慶日報的影響力和輿論引導能力。3年來,在報社黨支部的直接推動下,《迪慶日報》從四開四版小報改擴版為對開大報,年總發行量達400萬多份,覆蓋全州所有鄉鎮和行政村,藏文報年發行量達到15萬多份;在發展過程中,報社黨支部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要求,狠抓策劃,增強報紙的輿論引導力和吸引力,通過定期召開支委會、編委會、采前會、黨員大會等措施,將全體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上來,報紙和版面屢屢出新出彩。由報社首先采訪報道的桑培、龔曲此里、蘇貴平、尼瑪拉木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和“千促”、民族團結進步、尼旺宗派出所“親情式”服務等典型報道展現了迪慶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和睦、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在迪慶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好”的主旋律,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重大反響。此外,為促進報社工作走上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3年來,報社先后出臺了報紙版面糾錯等10多項制度,在分配、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上邁出新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報紙為主業、印刷、戶外廣告、多媒體網站等新興產業為輔的產業格局。 創先爭優激活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向心力。該支部牽頭的以評優為載體的創先爭優活動在報社已開展多年,通過好稿、好版面、好圖片、好標題以及年末的寫稿之星、編輯之星、創收之星、服務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四星一優”評比活動,為優秀記者、編輯脫穎而出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近3年來,迪慶日報有100多篇(幅)作品獲國家級和省級好新聞,200多篇幅稿件作為通稿在新華社等國內知名媒體采用刊發。目前,藏文報刊號已獲得國家批準,報社已基本形成漢文報、藏文報、手機報和香格里拉網的立體宣傳網絡,傳統平面媒體、數字媒體的全媒體的格局初步形成。同時,組建了文化傳播公司和彩色印務公司,使報社自身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在加強自身建設和加大事業發展的同時,報社黨支部始終強化宗旨意識、始終注重宣傳的社會效益,針對部分農牧民群眾和僧侶只能看懂藏文的實際,加大了藏文版的采編及發行力度,開展了黨報進寺院、進農村的工作,構筑起了維護國家安全的宣傳屏障。此外,報社還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辦報條件,目前,報社業務大樓即將投入使用,將結束報社成立21年沒有辦公大樓的困境…… 3年,滄海一粟;3年,碩果累累。帶著省級文明單位、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迪慶藏區維穩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迪慶日報社黨支部又踏上新征程、譜寫新華章。(程志開 普自林)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