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慶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簡? 報 第154期 中共迪慶州委“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11月24日 迪慶州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創先爭優 為深入推進“三建三帶三創”藏區農村黨建工程,迪慶州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抓手,著力提高黨員的“三帶”能力,著力解決黨組織無錢辦事的問題。近年來,按照州委的統一要求部署和安排,迪慶州村級集體經濟有了發展,但依然存在基礎差、領導不夠重視、措施力度弱化等問題。為了全面推進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11月18日至20日,迪慶州以“加強基層組織、壯大集體經濟、服務人民群眾”為主題,在村級集體經濟整體推進較好的維西縣康普鄉召開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會。迪慶州委常委、組織部長、迪慶州人民政府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州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會議指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現實需要;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保證;是新形勢下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舉措??灯锗l在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地理位置等方面不具備先天優勢的情況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路子。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致富能手的示范作用,把群眾不敢走的路子闖出來,把群眾不愿擔的風險擔下來,探索實踐“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為主要實現形式的發展方式,帶領群眾探索致富路,全鄉9個村級集體經濟都有了實質性的效果,扭轉了“空殼村”的困境,在整體推進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做到了:有認識、有舉措、有效果。值得與會同志學習借鑒。 會議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認清形勢,站在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鞏固農村基層政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高度,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千方百計地發展壯大我州村級集體經濟。要求各職能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自覺強化服務意識,做到多服務、不干預,多幫忙、不添亂,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多講“怎么辦”、少講“不能辦”,堅持做到“造血”與“輸血”的協調統一,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激發各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要進一步深化“三建三帶三創”藏區農村基層黨建工程,切實提高村農村黨員的“三帶”能力。把一批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一批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一批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干部,從而造就一批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領頭雁。不斷加強各級干部政治和業務方面培訓和教育,促其提高工作能力、增強經濟管理能力,正確樹立真心實意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謀利益、不圖虛名思想。要以開展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四個群眾”教育活動為契機,培養各級領導干部對群眾的“感覺、感知、感情、感想”。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把工作重心下移,經常走田頭、奔農戶,特別是鄉鎮干部更要貼近農戶、農村,形成良好的服務氛圍。以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來激發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內在動力。 會議強調,目前,全州188個建制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占80%以上,大部分還是集體經濟“空殼村”。 各級各部門必須堅持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舉措,立足實際,科學引導,加大扶持,規范管理,開源節流,促進全州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針對各地經濟基礎、地理位置、資源條件,做到因村而異,因勢利導,做活開源文章。要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和黨員在“三帶”上的應有作用,實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探索集體經濟多種發展途徑,推動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實現:到2013年底,全州60%的村要有集體經濟收入,1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每個鄉鎮至少要有一個村級集體經濟年純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到2014年底,全州90%以上的村要有集體經濟收入,30%以上的村達到2萬元以上,10%的村達到3萬元以上;到2015年底,實現基礎較好的村集體經濟有新發展,基礎較差的村集體經濟有新起色,全州60%以上的村達到3萬元以上,10%以上的村達到5萬元,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維西縣委副書記余春橋,康普鄉黨委書記格桑鄧珠,康普鄉普樂村黨總支、札子村黨總支第一支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會前,參會人員到康普鄉普樂村黨總支集體經濟建設示范點,康普村黨總支第一支部集體經濟建設示范點,康普鄉為民服務中心現場觀摩。 迪慶州三縣一區黨委負責人,州委組織部、州發改委、州財政局、州林業局、州扶貧辦、州農牧局、州科協、州科技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全州29個鄉鎮黨委書記參加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