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獲得者余秀蘭 6月,德欽縣婦聯主席余秀蘭同志被云南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評為“2001—2010年度云南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記者就此采訪了余秀蘭同志的事跡。 余秀蘭,1968年9月生,1987年12月參加工作,先后在德欽縣人事勞動局擔任干事、副局長,霞若鄉黨委書記、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等職務。在她那一張俊秀而美麗的臉龐上,寫著男人般剛毅而豁亮的氣質,又不失女人的細膩和柔和,有著藏族女人特有的熱情豪放個性,又不失領導人海納百川的氣度。 2009年8月,她任縣婦聯主席。3年來,余秀蘭以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為立足點,以開展各種活動為載體,以為婦女兒童辦好事實事為著力點,帶領婦女群眾投身和諧德欽和全國平安示范縣建設,開創了全縣婦女兒童工作的新局面,贏得了當地廣大群眾的廣泛贊譽,婦女們親切地稱她為“娘家人”。 以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為立足點,愛崗敬業,開拓創新,人稱“學習人”。 上任伊始,她就碰上了5年一屆的德欽縣婦女第九次代表大會的籌備召開工作,作為婦聯部門的“新手”,她沒有一味沉緬于雜務瑣事,而是千方百計找時間學習,她虛心向有經驗的同志和工作比較出色的婦聯干事學習請教,不懂就問。她說,學習沒有“領導和下屬”,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師”,得不恥下問,不能不懂裝懂。她經常和婦女干部探討工作,總是說:“作為婦女干部,現在社會發展變化這么快,我們工作要跟上時代步伐,就得多學習,勤思考,創新方法,扎實工作,不能讓婦女工作落在后面。”平時,她經常向上級婦聯和縣委政府匯報工作,在短暫時間內,就很快勝任了工作,進入了角色。在學習上,她始終不落在別人后面,即使是別人看起來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她都學得津津有味,平時一有空,她就往基層跑,往婦女群眾家里鉆,跟婦女們拉家常,談工作,搞調研,聽取她們的意見,大膽嘗試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途徑,團結和帶領婦女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全縣鄉鎮婦聯干部流動性強,業務工作重的局面,組織縣鄉兩級婦女干部參加省婦聯組織的政治理論和婦女工作業務知識培訓班,有效地提高了婦女干部隊伍的業務水平。 以開展各種活動為載體,積極帶領婦女群眾為平安和諧德欽建設創新功,人稱“領頭人”。 余秀蘭同志以“雙學雙比”、“巾幗建功”、“五好文明家庭”活動和省婦聯推出的“六大工程”為載體,緊緊圍繞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戰略目標,通過開展具有婦聯特色的“平安和諧家庭”創建活動,組織和帶領廣大婦女掀起建設平安和諧德欽的熱潮。 以為婦女兒童辦好事實事為著力點,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婦女兒童的心坎上,人稱“知心人”。 扶貧幫困是婦聯組織重點工作內容。作為婦女的娘家,余秀蘭牢固樹立為婦女群眾服務的思想,熱情為婦女兒童排憂解難,哪個婦女兒童有困難,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為需要幫助的婦女兒童盡心竭力的做著努力。3年來,她積極同社會各界聯系,為貧困學生尋求資助,為貧困媽媽架起了愛心橋梁。截止到現在,共為24名貧困學生爭取了5.4萬元資助,幫助他們完成學業,鼓勵他們揚起生活與信心的風帆。為因病返貧、因貧致病的農村困難婦女解決了6.4萬元救助金,為青海玉樹災區的貧困婦女兒童們募集“愛心捐款”11萬余元,幫助她們從困難中勇敢地走出來。每年,她還堅持在各種傳統節日和婦女、兒童節深入農村、敬老院慰問困難婦女、兒童、孤兒和五保老人,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婦女兒童的心坎上。 辛勤的工作,讓余秀蘭贏得了上級部門和同事們的贊揚。德欽縣婦聯工作在全縣部門工作考核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她的領導下,德欽縣婦聯的工作正揚帆向前,再立新功。(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