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慶州總工會常務副主席薛陽和) 今年以來,迪慶州總工會在開展的“四群”教育和全州工會開展“千名工會干部深入萬家企業聯系百萬職工”活動中,結合實際按照“五個一“(開展一次民情調查、形成一份調研報告、照一張相、搞一次活動、送一份溫暖)的具體要求,開展了“進企業、訪職工、辦實事、促發展”行動。要求各級工會干部對所掛勾的困難職工做到“三個四”,即“四必訪”(元旦春節必訪、國慶中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遇困受災必訪),“四必問”(家庭情況必問、經濟狀況必問、存在困難必問、就醫就學必問),“四必幫”(子女上學必幫、生病住院必幫、遇困受災必幫、創業發展必幫),真正做到憂職工群眾之所急、思職工群眾之所需、解職工群眾之所盼,盡心盡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活動開展以來,州總機關干部走進基層、企業傾聽職工呼聲,許多干部寫下“民情日記”,記錄自己與基層職工在一起的所見所聞所感,其流露出的對職工的真摯感情,令人動容。3月15日這天早晨,天空雪花飛揚,我驅車10多公里來到香格里拉縣建塘鎮諾西村義斯組41號王建忠家中。 困難職工王建忠今年62歲,1971年參加工作,先后在云南省公路六團、迪慶州建筑公司和州建工集團工作,現在退休在家。他家現有6口人,妻子七林拉姆和姨妹格茸追瑪兩人為四級殘疾,岳母知詩春宗已84歲高齡均為無勞動能力。王建忠本人在州建工集團公司破產時退休,現在每月工資收入1300元維持家庭生活。其家庭現有耕地面積17.5畝,由于家庭勞動力不足只種植11畝,其中:青稞5畝、洋芋2畝、油菜3畝。藏房一所200多平方米,黃牛3條,手扶拖拉機一臺。由于家庭比較困難,幾年前兒媳婦離家出走另嫁他人,兒子很少回家,整個家庭雪上加霜。要求我能否為他這個家庭解決一些經常性的幫扶問題,同時要求解決兒子的低保問題。我答應他黨和政府、工會組織不會忘記困難職工家庭,一定會給予幫助,希望他們家庭對生活要充滿信心,幸福過好每一天! 我離開時,王建忠依依不舍拉著我的手,準備送我一餅他家自產的酥油,我婉言謝絕了,他一直送出很遠。也許是好久沒有人關注這個貧困家庭,讓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期盼,可是我的內心卻很沉重,這些職工最善良,也最實際,只有讓困難職工得到黨和政府和我們工會組織給予的更多實惠,才能得到廣大困難職工的信任。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