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晴??? ??? (迪慶州婦聯副主席寸金祥) 在2012年度“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我和州婦聯的干部職工來到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完小,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捐助活動。一進學校我就看見一群天真活潑,身著民族服飾的留守兒童、孤殘兒童在監護人和老師的陪伴下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嬉鬧,一看到我們進來就和我們親熱地打招呼。然而,我發現在這群小孩中,有一個比較弱小的兒童,靦腆地躲藏在監護人身后,他似乎有些怕生人,用一種猶豫的眼神望著在場的所有人。 關愛活動座談會上,州婦聯主要領導作了重要講話,表達了對該校留守兒童的無限關愛和殷切期望之情,同時代表州婦聯向30位留守兒童、孤殘兒童、貧困兒童捐助了12000元愛心款。接著州民專高級講師王玉蘭作了《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專題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以互動的形式向同學們闡述健康成長、快樂學習的意義和方法,解答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困惑,幫助同學們克服心理健康疾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游戲活動中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參加,掌聲和笑聲充滿了整個校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會上,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也紛紛發言,決心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給孩子多一些愛,好好教育孩子,將來把孩子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時,一位6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站起來,情緒有些激動,她首先感謝今天的愛心捐助活動,接著向我們傾訴了多年來養育外孫的艱辛與困難,在傾訴的過程中已經是淚流滿面。聽老師介紹才知道,這位就是我剛才注意到的那個怕生人的弱小留守兒童的外婆。這個留守兒童叫格桑扎西,是一個特殊的留守兒童,他不是父母外出打工而變成的留守兒童,而是父母都在鄉下工作的城鎮留守兒童,由于這個孩子腳有點殘疾(小兒麻痹),父母都有點嫌棄他,從小父母很少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很少到學校看望孩子,外婆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一條生命,不管怎樣艱難,應該多給一些關愛和溫曖,不能撒手不管。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婆孫的生計問題,年邁的外婆不得不每天在學校附近的餐館洗碗掙錢,可見在養育外孫的生活中這位本來就低收入的老人把孫子養大是多么艱辛。 通過今天的關愛活動,聽了阿婆的傾訴,我心情難以平靜,感覺肩上的責任和任務更繁重。我就想——目前象阿婆這樣為了留守兒童而艱辛的愛心媽媽有多少?因為殘疾而被父母遺棄的留守兒童有多少?一系列關于留守兒童的問題在我腦海里翻滾,留守兒童是祖國的棟梁,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過去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今演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關愛留守兒童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管理工作和愛心工程,就迪慶藏區而言,關系到迪慶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工作。我們全社會需要負起責任來,加大關愛力度,努力營造黨政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優化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各級婦聯組織要增強對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積極發揮組織協調優勢,通過健全關愛機制、組建愛心志愿者隊伍等多種形式,認真掌握她們的思想動態、工作和生活情況,開展多種形式的扶弱幫困、心靈關懷、情感撫慰等人文關懷活動,幫助婦女兒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留守兒童們親身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