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晴 (維西縣人大常委會州人大副調研員? 康光宇) 作為本年度縣人大派駐的新農村指導員,駐臘八底村26天了,今天,決定到最遠的拉多各村去看看,一大早,我和村委會余主任一起,帶著兩把面條和一塊肉出發了。拉多各的路要從攀天閣鄉此以比村順臘普河而上,一路坑坑洼洼,十分難行,多年沒有坐拖拉機了,顛簸和轟鳴直震得渾身生痛,耳膜發脹,對拉多各村民們的行路難問題已了然于心。不時從眼前掠過的盛開的杜鵑花和蔥郁的冷杉林,使我的心情一下子覺得愉快起來。 拉多各真的很遠,從方向看,應該已到了永春鄉拖枝村山后,這是一個山凹里的小村落,依山傍水,天高云淡,空氣特別清新。到村口社長家時,已有十多戶村民等在那兒了,大家圍著鐵皮爐子開始拉起家常來。 從大家的話語中,我了解到近年來黨的政策讓大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再不用刀耕火種,靠山吃山了,村民們種植了藥材、農特產品,養殖了奶牛、山羊,青壯年都外出打工,老人、婦女和孩子在家務農,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了,安居工程,使他們住進了蓋水泥瓦、貼瓷磚的新房子,再也不用在風雨中上房蓋房頭板了。 但是,由于地處偏遠,許多村組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發展生產和醫療保障、全民素質提高等問題。比如受氣候制約,藥材種植處于農戶小打小鬧,不成規模,農業經濟仍靠種植有限土地、養殖少量牲畜和采收山貨藥材為主,提高不快。由于地處偏遠,群眾就醫難的問題仍然存在,前不久就有一名婦女因難產送縣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剛生下的孩子只能靠奶粉存活。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和節育措施不到位,村里仍有農戶超計劃生育,有的農婦到縣里做手術,因害羞和懼怕,一旦遇到一點點麻煩就跑回來不愿再去,結果,誤了做手術的時間,只好超生認罰。這種種問題的存在,無疑會給農業農村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原因值得大家深思。 深入農業農村最大的收獲就是建立了干群關系,認識了存在困難,明確了幫扶方向,堅定了結隊信心,黨員干部只有到基層去,才能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提高為民服務的意識,切實通過結隊幫扶,實現城鄉共同富余、共同發展的目標。 做了多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但這一次,我覺得與往年不一樣,深入基層時間長,看到的也多,需要做的自然更多,我們把群眾的問題都一一記在了心里,如東家房屋需加固,西家孩子讀書需扶持,南家老人多病要醫治等等,我想一件件逐一去解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因為群眾需要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