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星期一 晴 地點:德欽縣升平鎮墩和社區南坪街52號貧困戶張小四之家 一、基本情況 按照中共德欽縣委開展“四群”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的要求,本人于2012年3月19日進入聯系戶張小四的家中了解情況:聯系對象張小四系升平鎮墩和社區下街居民小組居民,1968年出生,文化程度小學,健康狀況良好,無就業技能。妻子(阿主瑪)1971年出生,文化程度文盲,健康狀況差,身患白血病5年,無就業技能。兒子(扎史此理)2000年出生,在校生,健康狀況良好。住房于2009年貧困戶建房中已得到解決,土木結構三層樓房140㎡。一家三口全部收入靠城鎮低保補助,年收入為6660元,而僅醫藥費年支出達21600元。 二、民情分析 該家庭是一個典型的大病返貧家庭,在與該家庭了解情況中,還了解到張小四之妻長期服用進口藥物,一瓶進口藥物可服用一個月,而每瓶藥的價格為1800元。綜合上述情況:一是該戶為零就業家庭,典型的大病返貧家庭。是一個以城鎮低保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貧困家庭。二是該戶家庭成員文化程度低,無就業技能。三是城鎮醫療保險雖實行多年,但對該戶來說無法得到一分錢的報銷。因進口藥物沒有辦法列入醫保報銷范圍,醫藥費只能長期自理。 象這樣一個集零就業、城鎮低保、大病返貧于一身的典型家庭,僅靠聯系干部解決的一點醫藥費,只能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要使徹底解決貧困,只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要黨委、政府更加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盡快籌集大病救助基金和救助機制,才能解決好“看病難”的問題。二是進一步擴大就業崗位,職能部門的勞動技能培訓最為關鍵,才能解決好“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三是城鎮醫保的報銷范圍逐步擴大,才能解決好“異地就醫,定點醫療,吃得其藥”的問題。(余澤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