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正在加工藏裝。 顧客在彭松措藏裝店內購買藏裝。 “彭松措”的效應 培楚想到做到,他憑借自己掌握的多種藏語方言,順利到拉薩等地選購了較好的布料。憑借長期的服飾經營經驗和興趣愛好,培楚逐漸積累起對藏族服裝的獨到眼光。培楚還在專心研究其他藏區的服飾特點后,專門對香格里拉民族生活裝進行研究,再將自己設計的服裝畫出來,寄到尼泊爾等地訂做樣品,在香格里拉市場上進行推廣。彭松措服裝兼承香格里拉文化并充分吸收了各毗鄰藏區服裝的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久后,培楚在彭松措服裝店旁邊租下一個樓房作為藏族服裝加工車間,還邀請了藏區服裝制作高手到車間教授工人制衣技術。如今,在彭松措服裝店內除了其他藏區生產的服飾外,由彭松措服裝店生產的藏族服裝占到了店內的80%,只見店內服飾樣式多 樣,光彩照人 。 彭松措火焰般的商標立刻燃燒到了香格里拉民族服飾市場,香格里拉城區機關單位的簡便套裝、第六屆康巴藝術節暨迪慶州民族團結節、香格里拉縣更名十周年慶典暨五月賽馬節等節日期間的演員服飾均出自彭松措服裝店。與此同時,德欽、維西、麗江、楚雄、昆明等地都要求加盟開彭松措的分店。 在彭松措服飾專營店,這個有著黝黑的臉龐,魁偉身材的康巴漢子正在耐心為顧客介紹藏裝的顏色搭配。選購藏裝的顧客說,培楚就是他們的貼心服裝參謀,如果沒有培楚在店里,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決定服裝的款式和顏色。一匹匹布料、一根根金線、一條條花紋,當撫摸這些布料的時候,培楚立刻從粗獷的康巴漢子成為了一個細膩的民間手工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