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十八大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12年11月在北京召開,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全面總結了取得的新成效新經驗,進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堅定立場,進一步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提出了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反思,體會到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只有不斷保持純潔性,才能提高在群眾中的威信,才能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才能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才能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 一、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 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所在。保持黨的純潔性,就是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特征,在思想、組織、作風等各個方面都始終代表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以馬克思、恩格斯為同盟撰寫的《共產黨宣言》,是共產黨人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它科學地論述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和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論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及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指導思想、綱領和原則。所以,保持黨的純潔性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 二、始終把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目標 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目標,強調必須始終從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高度深刻認識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確保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著名的“兩個務必”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開展了“三反”、“新三反”運動。1952年夏,“三反”運動勝利結束。經過半年多的斗爭,基本上解決了從中央到省、市、專區和各級機關干部隊伍中存在的貪污和浪費問題。1953年1月5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央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中,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必須充分重視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斗爭,迅速開展“新三反”斗爭。“三反”運動取得偉大的勝利,這對于整肅黨紀,保持良好的黨風和社會風氣,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黨的八大以后,黨中央在廉政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1957年的整黨運動。運動揭發了大量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的現象。二是1958年黨政干部下放進行勞動鍛煉。規定干部下放的主要方向是上山下鄉,參加勞動,向工農群眾學習,與工農群眾同甘共苦。三是1960年農村“三反”運動。要求在農村基層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運動。四是1961年黨中央頒布《黨政干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草案第二次修正稿)》。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在端正黨風、解決干部特殊化和糾正不正之風方面制定了許多廉政制度和規定。一是恢復成立了中央紀委。二是頒布實施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三是加強國家的法制建設。 2002年1月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江澤民著重強調了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問題。他指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問題。 十六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領導干部作風建設。2004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2005年“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又提出要在全社會倡導以“八榮八恥”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2006年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堅決抵御各種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特別是2007年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央紀委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更是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07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倡導領導干部要大力弘揚“八種良好風氣”;2007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又提出領導干部要增強“三種意識”。從這個過程中,足見我們黨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高度重視。 在具體制度上,2003年年底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2005年年初,中央又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針對權力監督問題,2007年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的重要論述。 總之,黨的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90多年來,始終把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目標,強調必須始終從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高度深刻認識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確保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三、保持黨的純潔性是當前形勢和任務的迫切需要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我們必須充分地認識到,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臺階。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我們要堅信,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將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將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將更加牢固。 總之,黨要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必須切實加強黨內廉政建設,必須堅決地反對腐敗,始終保持和發展黨的純潔性。只要我們的黨能夠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取得新的勝利,就一定能夠承擔起改革、發展、穩定的歷史重任。 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要著力點 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一定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從全國來講,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還不完善;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成員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本領不大,素質和能力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應;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腐敗現象還比較嚴重。 反腐倡廉建設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關系黨的執政地位。首先,反腐倡廉、保持黨員干部清正廉潔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其次,反腐倡廉、保持黨員干部清正廉潔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反腐倡廉建設、黨員干部的清正廉潔,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再次,反腐倡廉、保持黨員干部清正廉潔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前提條件。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是我們黨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性建設。 五、我們基層建行應該如何去做,從而達到保持黨的純潔性的目標 (一)我們廣大黨員應帶頭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 全體黨員都要從黨和建行事業發展的高度和應對新形勢下黨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出發,充分認識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增強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 保持黨的純潔性,增強黨的意識是基礎。大到一個黨,小到一個黨員、干部,如果沒有黨的意識,就等于自己不認識自己,就不能明確自己是什么(角色和崗位),自己要干什么、自己應當怎么干、自己要干成什么樣(如何履行職責)。這樣的黨員、干部只能是徒有其名,不可能有所作為,更不可能干成事業。我們應當如何認識黨的意識呢?黨的意識就是先進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 黨的先進意識是由黨的先進性決定的。正是由于黨的這種先進性,才決定了黨是領導核心,正如黨章所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對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實施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則是具體實施黨的領導、發揮黨的領導作用的承擔者。也正是因為黨的先進性,才決定了黨能夠成為“三個代表”。因此,每個共產黨員特別是中層和行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三個代表”意識,加強修養,錘煉內功,完善自己,發展自己,提升自己,保持和發展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推動建設銀行各項事業的實踐中真正發揮先鋒隊、主力軍、中流砥柱的作用。 黨的執政意識是執政黨必須牢固樹立并不斷增強的一種根本性、基礎性的意識。我們黨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將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是我們黨對自己所處的歷史方位的清醒認識,其中“執政的黨”、“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是對我們黨在國家中地位和作用的最根本概括。黨的這種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黨必須樹立和增強執政意識,才能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完成黨的執政使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黨的大局意識就是識大體、顧大局,就是講全局、懂全局、謀全局。我們黨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體系和嚴格組織紀律的戰斗整體,我們建行的事業需要各個組織和每一個共產黨員發揮積極性和創造力。因此,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與黨中央、總分行黨委保持一致,是大局意識的最高要求,也是大局意識的最高體現。又因為我們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這就決定了黨的利益和人民利益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所以說大局意識就是服從黨和人民利益的意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黨組織和每個黨員、干部只能承擔一定層級、范圍和崗位上的具體工作,從而形成黨的各級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局部利益,每個黨員、干部也還有自己的個人利益。局部利益、個人利益雖然在根本上與黨和人民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問題上又可能發生矛盾。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關系。 黨的責任意識就是使命意識。領導干部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責任重于泰山。勤政為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責任意識的表現。我行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進一步認識反對腐敗是關系我行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按照總分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履行各自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的職責,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一步形成全行黨員動手反腐敗的整體合力,以保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任務的順利進行。 責任意識,就是努力干好自己分內事情的思想。通俗地講就是對自己應當做的工作沒有做、自己應當在一定時間內做完的工作沒有按時完成、自己應當做好的工作沒有做好而感到不安心、不甘心、不放心的一種心理狀態。 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意識,是黨員干部尤其是我行領導干部、中層、全體黨員建功立業的動力之源。要杜絕一些責任意識不強的表現,主要是指虛、飄、浮、不踏實和馬虎應付、得過且過的行為表現。輕則造成工作被動、失誤,重則貽誤發展、影響建行發展大局。我們應當把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作為自己的第一職責,盡心盡力地做好工作。因此,領導干部、全體黨員、中層一定要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擔負起自己所負的責任。 (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推動迪慶建行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向前發展 我們應按照黨中央、總分行黨委的要求:一是增強黨性、胸懷全局。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自覺為黨分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黨中央、總分行黨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強學習、提高本領。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政治理論、經濟金融政策,學習建行工作理論和業務知識以及法律等方面知識,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精神境界。三是恪盡職守、秉公執紀。要堅持原則,敢于碰硬,堅決維護黨紀行規的尊嚴,堅決同各種腐敗分子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要積極推進改革、完善制度、強化監督,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四是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要深入調查研究,把握工作規律,積極推進反腐倡廉理念思路、工作內容、方式方法、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建行工作,確保每項工作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五是發揚民主、增強團結。要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在總分行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嚴格按照領導班子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辦事,自覺維護黨委領導班子的團結;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加強領導班子、全體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切實關心愛護廣大員工。六是嚴于律己、清正廉潔。“打鐵還得自身硬”,要帶頭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嚴格要求家人和親屬,自覺接受監督;真正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為建設銀行迪慶分行的各項業務發展作出新貢獻。(和 樂)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