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隱之做官之后,仍保持多年養成的儉樸作風。每月領到俸祿,幾乎全部用來接濟貧窮的親友和鄉鄰,而自己則過著十分清苦的日子。據史載,他有時家中缺糧,就一天并作一頓吃;穿的,永遠是布衣,出門從不坐車子。他的妻子劉氏,每日紡線織布,劈柴燒飯。有一次,劉氏為孩子拆洗棉衣沒有干,只好讓他們披著棉絮來御寒。 在吳隱之擔任衛將軍謝石主簿時,他的女兒正值婚齡。女兒出嫁時,謝石特地派自家人帶著廚子和一些物品去他家幫著辦喜事。來人剛進吳家大門,正好遇到吳家婢女牽著一條狗往外走。一問才知道吳隱之連陪送女兒的錢也沒有,不得不把看家狗賣掉去換回幾個錢。 元興元年(402年),吳隱之調任廣州刺史。廣州郊外20里石門鎮有一股涌泉,人稱“貪泉”。傳說不論多么清正廉潔的人,只要喝了這泉水,便會頓起貪心,產生無窮的欲望。昊隱之到達石門鎮時,也聽到了這種傳說。但他來到“貪泉”邊,掬水而飲,還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許多年來,人們傳說喝了貪泉的水便會貪得無厭,欲壑難填。我認為,假如品德高潔的伯夷、叔齊喝了它,一定不會改變初衷的! 吳隱之到達廣州后,時時處處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平時,他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魚;穿的,仍是過去那些舊衣服。他還下令將前任使用過的絲帳、帷幕以及各種貴重飾物統統撤除,一并歸入國庫中。 不久,一位下屬發現他天天吃干魚,誤以為他愛吃魚,便弄了些上等魚來,還將魚刺剔除,特地獻給他。不料,吳隱之非但沒領情,還狠狠地批評他,并將他撤職。并嚴肅地警告下屬們:都要以身作則,不吃請,不受賄,不許此類事情再發生。否則,將嚴加懲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