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民族風情、熱帶雨林、邊境覽勝而聞名,是無數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勝地。2007年我從州旅游局調到州紀委負責宣教工作后,如何推動西雙版納“特色廉政文化建設”的問題成為我思考的重點。 2011年初,我在景洪市嘎灑鎮調研時發現有一家旅游公司正在該鎮一個民風純樸、風光優美、具有千年歷史的傣族古村寨——曼丟村開發民俗旅游,這觸動了我搞“特色廉政文化”的神經。 此后,我多次到曼丟村調研考察結合村寨旅游開發搞“特色廉政文化”的可行性。我在調研中注意到曼丟的村民不單遵循著古老而傳統的生活和宗教文化,同時也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和追求時尚、文明的優點。 但我與村民接觸時發現,大家對廉政文化了解不多,對搞廉政文化示范村也顧慮重重。有人認為“廉政”是黨政機關的事,與老百姓關系不大;還有人覺得搞“廉政文化墻”會破壞寨子的景觀…… 為了宣傳和動員群眾,消除群眾顧慮,我與鎮村領導多次召開村民大會,向村民們耐心解釋:廉政文化對干部來說是要廉潔奉公、公道正派、熱情為村民服務;對村民來說要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和睦共處,等等。而繪制“廉政文化墻”是為了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向村民和游客宣傳廉政文化……經過我耐心的講解,大家在熱烈的討論中提高了認識,明白了廉政文化對新農村建設和村民民主自治的好處。通過大會表決,村民們一致同意創建廉政文化示范村活動,有村民還主動讓出自家的院墻給我們做“廉政文化墻”。 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都建有佛寺。佛寺墻壁上都有大量體現佛教教規教義,反映勸人向善、教人遠離邪惡、誠實做人、互助互敬等內容的壁畫。這些壁畫與廉政文化所倡導的社會道德、家庭美德、廉潔奉公等內涵相近。為繪制好曼丟村“廉政壁畫墻”,我們開展了“百名畫家繪廉政”活動,邀請了百名美術工作者把有助于反映“傣鄉特色廉政文化”內容的佛寺壁畫臨摹下來,并通過再創作的手段賦予這些壁畫與時代相適應的新元素,再繪制到村民院墻上。從而使這些裝點廟宇佛堂的傳統壁畫走出佛寺,通過“廉政文化墻”這個載體走向了社會,為傣鄉廉政文化注入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元素。 曼丟廉政文化示范村的成功創建,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廉政文化建設一定要避免照搬照抄、形式主義和走過場,要立足實際,注重文化聯姻,加大資源整合,深度挖掘,凸顯亮點,才能更好地實現廉政文化建設貼近群眾、貼近現實的效果,更好地發揮廉政文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目前,曼丟已成為云南省首批廉政文化示范村和聞名遐邇的民俗旅游村,每天都有數百位中外游客到村旅游參觀,而曼丟村的“廉政文化墻”也隨著村寨旅游的發展贏得了越來越響亮的名聲,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