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講,開展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一道“命題”作文。要寫好這篇文章,就要圍繞 “主題、問題、難題、課題” 謀篇布局、遣詞造句。 明確主題。明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是開展好活動的前提。中央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活動主題。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深層次理解“為民務實清廉”這六個字的深刻內涵,真正做到思想上“明確主題”,行動上“主題鮮明”。為民,就是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站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立場上;堅持“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一切對人民負責,相信群眾自己能解放自己”的群眾觀點,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務實,就是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按照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的標準,為黨和人民辛勤工作,做出經得起群眾、實踐和歷史檢驗的政績,反對“四風”,多干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好事實事。清廉,就是要自覺摒棄“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嚴于律己,能夠自覺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管住“活動圈”、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查找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找準“四風”方面的問題和找出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找準問題就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要樹立“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的理念,按照“十二字”總要求,以群眾為鏡找問題,對照黨章找自身存在的問題。要治好“四風”頑疾,找準病因是關鍵。不找問題就難開方子,不但治不了病,還會害死人。領導干部一定要參與其中,放下身段讓基層群眾和普通黨員干部找問題;要堅持開門搞活動,把群眾請進來找問題,要大力開展隨機調研,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找問題。 破解難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核心任務就是破解自身建設和服務群眾的難題。活動是否取得實效,要看難題有沒有減少。“要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多到發展最困難的地方打開局面”。領導干部一定要主動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帶頭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破解當地群眾發展難題。要建議聯系群眾、幫扶群眾等一線工作機制,一對一地解決群眾困難。要圍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出臺好的政策措施,努力推出便民服務和利民措施,解決好服務群眾 “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答好課題。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無論是回答歷史課題,還是回答時代課題,都離不開群眾這個“老師”。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答好時代賦予我們黨的課題,就必須堅持群眾路線。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在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中,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群眾參與,緊緊依靠群眾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答好執政能力建設和拒腐防變能力的歷史課題。群眾是最好的“老師”,要不恥下問,甘當小學生,從群眾豐富的實踐經驗尋求真理,凝聚群眾力量和群眾智下發改革這盤棋。(德欽縣公安局門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