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以楊善洲同志為鏡子》有感? 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跡,感動了千萬人,再一次重讀他的事跡,翻看《以楊善洲同志為鏡子》一書,楊善洲同志身邊的同事、群眾、家人、親友對他的描述和講述,無不透露著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楊善洲同志是一位好干部,是組織放心、群眾認可的好干部。他親民、愛民,將每一件群眾的事都當做大事、急事來干,爭取第一時間竭盡全力地為群眾解決的困難,不怕苦、不怕累、不擺架子、不擺譜,所以百姓愛他、信他、敬他。 在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過程中,曾有一位單位領導這樣告誡大家:“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實就是要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楊善洲同志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尊重他、愛戴他,就是因為他做好了他的本職工作——人民公仆應做的事。作為基層的一名領導干部,接觸的是最基層的老百姓,解決的都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困難和問題,而這些,無一不是群眾工作。 ?“在其位謀其政”是每一位領導干部應當做到的,但越來越多的官員卻與之相反,當官不為民做主,反而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將自己與群眾的關系與距離越拉越遠。楊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得民心,關鍵的一點就是他能和群眾打成一片,能真心實意地想著群眾,一心一意地為群眾謀利。無論官職大小、級別高低,楊善洲同志從未放棄過他是從群眾中來的、他是人民公仆這一信念,也從未想過要從他的職位里為自己謀取任何私利。但是,很多黨員干部往往忘記自己從群眾中來,忘記自己是公仆,反而因為貪腐、作風問題落馬,給廣大的黨員、領導干部敲響了警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楊善洲同志為鏡子,其目的就是為了改變一些領導干部的“四風”問題,讓黨員干部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做到真正的為民辦事、為民解憂,是否盡到作為一名人民公仆應盡的職責。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黨員干部就應該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放下身段、放下架子,消除特權思想,“擼起袖子、卷起褲腳”,走到群眾中去,讓群眾從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中看到希望,消除芥蒂,信任干部。黨員干部要立足自己的崗位,多想什么沒有做到位,少想什么私利沒有謀到位,轉變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做好本職工作,以最優質的工作成效服務群眾,這樣,干部群眾的關系密切了,社會上的“仇官”現象少了,群眾工作更好做了,干部的工作更有成效了,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和諧了。(迪慶州民委? 鄒慶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