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企業兼職勢在必行,切中要害。俗話說,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里蘊藏一個淺顯的道理,那就是人人都要有底線思維,不能既得隴復望蜀,要懂得知止,不能超越了制度的紅線、法律的底線。 領導干部肩負管理、監管、審批等多種職責,以確保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能循規蹈矩,在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不違反法制的底線,從而保障民眾的基本權益。如果這樣的領導又到企業兼職,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怎么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呢?在履行監管職責與創造企業利潤發生矛盾時,他又將作何選擇呢? 這樣的問題發生在哪個人頭上,相信都處理不好。因為這本身有違人的本性,有違客觀規律,更違背法制要義。人的本性就有貪婪的一面,因而要有監管。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要追求自身效益,而且兩者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服務社會多一點、企業利潤就要薄一些,企業利益豐厚一點,回饋社會的就會少一些。正是為了防止企業只顧個人利益,忽視甚至危害公眾利益,我們成立了監管機構,通過監督、管理,約束企業的私欲,在滿足私欲與服務社會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樣的平衡點要靠法制來形成制度保障,那就是肩負監督管理職責人絕對不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自己當自己的法官,唯有這樣才能從程序上保證基本的公平、公正。 總書記早就說了,想當官就不要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官!規范清理企業兼職,就是要讓這些“兩頭占”的人“選邊站”,想當裁判員就要公平、公正,沒有私心、更不能有私利;想當運動員,就要奮力拼搏,用實力取勝,不能投機取巧;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于理不通,于法更不容。(拈花自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