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市公安局長武長順遭起底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我們為當今社會上民主法治與社會監督的崛起感到欣喜的同時,我們也為當今部分干部的思想堅定度感到擔憂。 毋庸置疑,當今干部的主流是清澈的,干部的主旋律是清正廉潔的,但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充裕,引起了少數干部“飯飽思淫欲”,也就出現了少數干部盲目的追求在上級眼中有所建樹,而不顧身邊群眾的疾苦與需求,出現了一任局長一任燈,使用公權鉆制度漏洞等的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其《辦公廳工作要做到“五個堅持”》一文中提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干部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干部。這明確了,把公權改為私姓是決不允許的。因此,要徹底根治這些惡疾,就要從思想根源入手,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一是要管控好干部選拔這一環節。扯斷所謂的“人情網”、“關系網”、“家族網”,鏟除官官相護,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溫床。二是要加強對干部的教育。使干部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與職責,充分發揮正面教育和反面案例的警醒作用,讓違法的念頭及時得以遏止。三是要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健全完善干部考核機制,讓干部的行為一年一次大檢查,問題早發現早解決,而不至于“遭起底”。四是繼續加強監督。充分結合黨內監督與社會監督的力量,讓權力真正運行在陽光下,用社會的力量來發現、完善制度的漏洞。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讓私欲駕馭公權,讓局長的燈真正照亮群眾的生活,以發展大局為重,以長遠利益為首,在使公權姓公的基礎上,再去創造新的發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德欽縣編辦 阿里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