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各級黨員、干部在第一環節“學習教育、聽取意見”和第二環節“查擺問題、開展批評”上都做得非常扎實、認真。到第三環節“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教育實踐活動出成效的關鍵時期。每個黨員干部都要針對自己查擺出的問題、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別人提出的批評意見認真整改。抓作風要具體,不能放棄小事,要列出時間表、任務書,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去抓好。切記對待問題大而化之,問題找出來了,整改成效卻不明顯。要讓群眾確實看到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轉變,享受到作風轉變帶來的實惠和利益,用群眾滿不滿意來檢驗作風轉變成功不成功。 扁鵲說“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改作風與此有著相同之處,出現小問題就要及時解決,不要等到深入骨髓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要防微杜漸,謹小慎微,改作風亦要從小處抓起、抓好。 古人云:“尋丈之繆,實始毫厘;君子畜德,無忽細微”說的正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每一個小環節、小細節的失敗都會導致整體工作功虧一簣,因此在抓作風建設中要抓“小切口”,抓住一個問題,就要把它解決好,然后再抓其他問題,依次解決好每個問題,整體就自然而然的朝好的方向發展下去。其次要抓好小問題,對小問題的放任將會使其成為潰堤蟻穴,將它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純潔和先進,才能保持作風風清氣正。 另外領導干部要正確把握小與大、輕與重之間的辯證關系,做到頭腦清醒察于微,治患疾于“未”,斷誘惑于“始”,勿以“惡”小而為之,時刻警醒,不斷提升修養境界,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香格里拉縣上江鄉人民政府??楊永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