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不是一夜間成長、成才的,人才工程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靠長期、有計劃的培養大批各類優秀人才來實現。培養人才,關鍵在于五個詞,即環境、舞臺、能力、眼界、和關愛。 要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人才在經濟社會中的戰略地位要通過有力的制度和政策環境來實現。要完善黨管人才制度,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長效機制,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把人才工作切實落到為各類人才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上來。組織部門要發揮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能,重點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業留住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要努力完善人才考核評價制度,人才流動和社會保障制度等,為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要為人才搭建好的舞臺。人才是人力資本中一個要素,人才只有和事業、項目相結合,才能發揮其作用。沒有干事創業的舞臺,人才就會等同于一般的物質資源,會陷入“黔驢技窮”的難堪境地。沒有劉備的“三顧茅廬”,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論斷也不可能實踐、政治抱負也不可能實現,也許還會一介布衣終老隆中。為人才搭建舞臺,就是要做大做強地方企業,培育龍頭產業,推進人才和企業項目相結合,實現項目引才和項目聚才。完善分配制度,讓人才參與成果分配,在項目立項和審批等方面給予免稅、無息貸款等政策優惠,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激發創新創業創優的活力。 要重視人才能力的培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急需培養大批復合型人才,現有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的培養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要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戰略來培養人才,高度重視對高端人才和青年英才的培養。要有意識、有計劃的培養人才,對具有潛力的要施加壓力、給擔子分任務,使其在實踐中得到充分鍛煉。要在復雜艱巨的環境中鍛煉人才,培養人才宏觀思維和駕馭全局、處理復雜矛盾問題的能力。要把優秀人才放到重要崗位、關鍵崗位上,給予充分的信任,做到有權也有責。 要有識才辯才的眼界。黨委、組織部門和各用人單位要有識才辯才的眼界,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寬容失敗的心態,引導人才積極投身實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樹立求賢若渴的觀念和意識,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人才的選拔要堅持民主、公開、擇優、競爭、唯才是舉、機會均等,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要善于發現人才,用人所長,不求全責備、以偏概全,讓各類人才和全體勞動者、建設者才盡其用、人盡其才。 要關心關愛人才。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和惜才愛才的良好氛圍。鼓勵創新、探索和超越,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倡導獨立思考、追求真理,鼓勵創新。關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條件,解決好他們在住房、醫療、就業、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確保人才生活開心、工作舒心、事業順心。(迪慶州委組織部?何云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