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林業局專家查看核桃生長情況。 夏日,站在香格里拉市洛吉鄉洛吉村山頭,放眼望去,一片片綠油油的核桃樹青翠欲滴,果子掛滿枝頭,昭示著豐收的希望。眼前的景象就是洛吉鄉綠生干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近年來傾心打造的核桃產業基地。 對于洛吉鄉發展核桃產業,記者在多年前就有所耳聞,但真正身臨其境,才深刻地感受到這一綠色產業給農民帶來的實際效益。 “沒有州林業局對我們合作社的支持,這樣的發展我倆想都不敢想。”綠生合作社董事長張全紅感嘆地說。據了解,為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生態林業、綠色林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近年來,州林業局以生態經濟帶建設為抓手,加強核桃產業發展,著力打造核桃產業基地,僅在綠生合作社便投入苗木、肥料、技術培訓等資金200余萬元。 張全紅所說的我倆,就是合作社監事長張正君。在綠生合作社里,張全紅主要負責群眾工作和核桃后期管理,張正君則主要負責投資和經營。 張全紅和張正君是發小。倆人退伍回鄉后,都有為家鄉做點事的想法。洛吉鄉歷來都有種植核桃的歷史,且果實質量較高。兩人一拍即合,便選定核桃這一綠色產業讓家鄉人民增收致富。想到就做,兩人多方奔走,聘請專家考察,爭取林業部門支持。終于,在坪子村民小組實施了500畝優質核桃種植基地,同時成立綠生合作社,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運作。 “合作社成立初期,為動員群眾轉變觀念參與到發展核桃產業的隊伍中,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只有66戶農戶愿意加入合作社。”張全紅說。帶著66戶合作農戶的厚望,張全紅和張正君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核桃產業發展之路。 由于核桃品種優良,第二年,一批新種植的核桃便開始掛果。村民了解這一情況后,紛紛要求加入合作社。到2012年,合作社覆蓋了洛吉鄉海拔2700米以下所有地區,580多戶農戶加入合作社,社員達到2100多人,并完成核桃種植面積6400多畝,種植優質核桃21萬余株,固定資產總值達3840余萬元。綠油油的核桃樹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田地和荒山荒坡。 2013年,6400畝核桃樹大部分掛果,張全紅和張正君喜憂參半。“萬一核桃變不了現錢怎么辦?”倆人不禁發愁。“發愁解決不了問題,只有想方設法把果子銷售出去才是最實際的。”兩人積極尋找銷售渠道,朋友、戰友、親人……問了個遍。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批產出的4噸核桃銷售到廣州,農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2014年,看著枝葉繁茂的核桃樹,倆人不舍得修枝疏果,于是商量著讓其自由生長,看看效果。結果收獲時,很多果實不飽滿,有的甚至空心。這可把他倆急壞了,倆人立即請教州林業局專家,才知道這都是不修枝疏果,核桃營養不良造成的。經過這次教訓,今年,負責管理的張全紅開始在各個農戶家奔走,走到哪里都對農戶說要修枝疏果,同時,還邀請州林業局專家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然而,一些農戶仍然舍不得修。為保證核桃質量,張全紅便親自上陣,走到哪里修到哪里。“為了修枝,我的手都長水泡了。”張全紅邊說邊攤開手掌。只見他的雙手長滿了水泡和老繭。 談到后期管理的投入時,張正君說:“我在香格里拉市區開了一家餐館,每年可以分到40萬至50萬元的紅利。在別人眼里,我有用不完的錢,但只有了解的人才知道,我在餐館里的分紅幾乎都投到了核桃基地上。雖然賺了錢沒有過上奢華的日子,但是心里十分充實。” 在坪子村民小組,記者看到農民們正在核桃地里勞作。據村民易華明介紹,他家種了280棵核桃樹,樹還不大時,就在地里套種莊稼,口糧和飼料都能自足,等核桃樹遮住農田時,他和其他社農將在合作社的帶領下,種植一些可產生經濟效益的中藥材。 張正君介紹,目前,合作社與藏神藥業公司、民貿公司等企業合作,在核桃基地種植了重樓、白芨等中藥材170畝、油用牡丹150畝和金絲杜仲70畝。另外,在核桃成林的片區種植了白術、魔芋、桔梗等中藥材,進行林下產業試探性規劃、建設,讓群眾多渠道增收。 “產業發展起來了,也不能光靠賣核桃來增收,我們得有自己的加工設備對核桃進行深加工。”張全紅說著,把手指向即將完工的核桃烘干車間。“旁邊的空地將建成榨油車間。” 據估算,今年綠生合作社將實現產值約38萬元。3至5年內,核桃進入豐產期,預期年產值將達1300萬元以上,加上林下產業的產出,入社農戶和合作社的發展都將得到質的飛躍。 另外,在州林業部門支持下,張正君從東北引進20頭梅花鹿進行養殖,目前已繁育至50頭。下一步,倆人將進一步加大與廣州、深圳等沿海發達城市的合作,將核桃基地打造成集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精品農莊。 “大城市的人思想比我們超前,他們來到核桃基地,看到梅花鹿和野豬就提出‘網絡認養’計劃,還提出建設‘山地會所’‘狩獵區’‘帳篷酒店’等一些超前消費模式和觀念。雖然這些還只是設想,但我倆堅信會慢慢實現。”張正君與張全紅對未來充滿期待。 在7年的發展過程中,合作社積極探索,漸漸摸索出一套符合實際的發展模式,種植基地初具規模,營業收入逐年提升,輻射帶動效果明顯增強,對進一步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為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奠定了基礎。2011年,綠生合作社獲得香格里拉縣“十一五”期間“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先進集體”稱號;2012年,獲得“云南省林農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稱號;2014年,獲得“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王維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