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致富,率先垂范,帶領當地村民發家致富——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松鶴村大坪子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宋興杰被當地村村民傳為佳話。 大坪子村民小組屬于二半山區,由于受氣候和地理等自然條件限制,群眾生產生活難以發展。 “黨員干部就是要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自被選舉為黨支部書記后,宋興杰就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建服務型黨組織作為首要工作來抓,他積極籌措資金建蓋黨支部活動室,完善支部建設,規范支部管理,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在他的帶動下,一批年輕有為的農村青年加入了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中堅力量。他發動黨員團結帶領當地群眾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積極帶動群眾發展核桃及魔芋等一批優勢產業。 為進一步發展林下經濟,宋興杰10多次開車到周邊地區考察,分析整個松鶴村的地理氣候條件,他發現了種植魔芋產業的優勢,為了在村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他就在自己家的承包地里種下了6畝多魔芋。他明白,種植成敗的關鍵在于科學技術,只有掌握了科學種植技術,種植才能夠成功,他先后16次到麗江永勝鄉的種植基地學習,系統全面地掌握魔芋種植技術。由于技術和管理到位,當年創收7萬多元。 自己種植魔芋成功后,宋興杰發動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魔芋種植,他給群眾提供種子,并無償提供種植技術和服務,使很多群眾從種植魔芋產業中嘗到了甜頭。村民李國安一家由于長期靠傳統的種植業,家里的經濟收入一直上不去,為了帶動他家脫貧致富,宋興杰給他家提供了3600元的魔芋種子,并無償提供技術指導。如今,李國安一家種植魔芋年收入達4.5萬元,他逢人便說:“是我們的支部書記給我們全家人指了一條致富道路。” 如今,宋興杰推廣種植的魔芋成為了松鶴村群眾增收致富的一項新型產業,全村種植魔芋600多畝,種植戶達20多家,最高的種植戶收入達6萬元左右,最少的種植戶收入也在1萬元以上。 為了讓更多群眾從產業結構調整中受益,宋興杰成立了“家家樂種養殖合作社”,逐步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市場”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并與麗江某公司簽下了長期收購魔芋合同,大多數村民加入到了合作社中。他還把種植推廣到該鎮部分村組、三壩鄉,并輻射到德欽霞若、拖頂等周邊地區。 (陳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