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足跡·看變化 以創新占領發展制高點 云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廠區,卓然挺立的宣傳牌格外醒目,上面印有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前考察公司時的親切寄語:“通過創新贏得發展”。 “習總書記的要求為公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日前,云南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偉亮接受記者采訪時深情回憶,習總書記仔細地了解企業技術創新、擴大出口等情況,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提高制造水平,擴大產品出口,優化市場服務,牢牢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 記者走進公司技術中心,操作人員正在用3D打印機打印新型車模具。“我們中心成功參與鉑駿重卡的研發,成為國內首款運用3D打印技術的重卡。”項目負責人陶飛介紹,利用3D打印可以大大縮短產品開發的周期,做到快捷、方便、省時、省力,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一年來,不管是技術還是設備,集團技術中心都有了質的飛躍,實現了綠色驅動產業化發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袁軍和王濤告訴記者,去年成為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的新員工,感到非常自豪,“非常看好企業的創新與活力。” “我們總投資4億元,正在安裝2條現代化生產線,將用105個高精度焊接‘機器人’、50名工人,承擔微卡、輕卡、中卡五大系列11種車型的駕駛室焊裝任務。”在9號焊接廠房焊裝車間,設備投資中心主任杜紅建如數家珍,近年來公司形成了年產14萬輛各類載貨汽車產品的生產能力。涂裝、駕駛室等關鍵工藝采用了國際最先進的技術-KUKA機器人自動扣合、液壓、焊接技術、ABB自動噴涂;物流輸送采用輸送鏈滑橇式空、地運輸,是西南地區規模較大、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專業載貨汽車生產制造企業。 “2015年,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序中位列第318位;在云南省工商業聯合會發布的云南省非公100強中位列第2位。”力帆駿馬車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何展飛為企業的發展而自豪。目前,公司擁有云南大理鳳儀汽車制造廠等5個制造基地、2個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基地、2個進出口公司、2個房地產開發公司、1個酒店運營公司,員工達1.6萬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30人。在云南省機械制造行業中,總產值、吸納勞動就業人員、納稅排名第一。 “一年來,企業雖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依然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各項經濟指標增長8%,員工的工資增長10%。”馬偉亮精神矍鑠、聲音洪亮,“這一可喜的業績,得益于黨中央、習總書記關懷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新型工業化,得益于云南省、大理州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大理創新工業園區還派出工作小組入駐企業開展貼心服務。” “創新是公司生存和發展壯大的靈魂和核心。”馬偉亮深有感觸地說,在市場創新上,企業由“守株待兔”變為革故鼎新,投資10億元,在緬甸、老撾、柬埔寨等8個國家建立了110個銷售平臺,更加重視產品性能,更加重視售后服務。“過去一年,總部沒有接到一起投訴。” “在體制上也有創新。”馬偉亮坦言,過去總認為民營企業發展節奏快,沒有體制創新問題。實際上,用人時依然有老鄉觀念、親戚關系、“大鍋飯”、慢作為等問題,如今用人是該上則上,該下則下。在激勵機制上,實行多勞多得,工資上不封頂。“每個月,員工收入越多,意味著企業越發展。” “在產品的創新中,投入20億元實施技改,產品更接地氣了。”馬偉亮介紹,過去一年,新研發了20項專利,特別是正在實施的技改工程,只用1年時間,將比原計劃提前2年投產。 “我們一定不辜負習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以創新為魂,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厚愛。”馬偉亮堅定地說。 記者 莊俊華(云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