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 按照“一核一廊兩帶三區”空間戰略格局 云南網訊 (記者 尤祥能) “十三五”期間,迪慶州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按照“一核一廊兩帶三區”的空間戰略格局,緊緊圍繞把迪慶建設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東部藏區輻射中心的三大目標任務,切實推動八大工程建設。 以“五網建設”為驅動 實施基礎設施改善工程 該州將建設“一干四縱三連接十七通道”的陸路交通體系,逐步實現主干道高速化、次干道等級化、農村公路全硬化目標。 積極推進香格里拉至昌都的滇藏鐵路、香格里拉至昌都的滇藏高速公路、香格里拉至稻城和香格里拉至西昌的滇川高速公路、德欽梅里雪山民用運輸機場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麗香鐵路、麗香高速公路建設,形成公路、鐵路、航空互為補充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加強電網主網架、城鄉配電網改造升級,不斷提升電網保障能力。 積極推進麗江至香格里拉天然氣管道建設。抓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設,提高節水灌溉、牧區水利和山區“五小水利”等建設水平,全面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積極推動互聯網+行動,探索建立公共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平臺,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提高通訊、數字電視等網絡業務承載能力。 以旅游文化和生物產業為重點 實施特色優勢產業強基工程 該州將發展壯大旅游文化產業,樹立全域旅游理念,重點打造新的旅游精品景區。 加強旅游外連內環通暢能力建設,積極促進與四川、西藏和大理、麗江、怒江等地區互聯互通,對外打造以香格里拉為中心的大香格里拉旅游經濟圈。對內加快香格里拉生態文化體驗、德欽梅里雪山神山文化感受、維西瀾滄江峽谷及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觀光、金江上江紅色文化教育和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為一體的旅游環線建設,努力形成迪慶旅游一周游的空間布局。 推動旅游開發與城鎮、文化、工業、農業、生態和擴大開放融合發展,不斷拓展和豐富旅游內涵。支持輕工民族定點企業發展,積極開發民族工藝美術品、民族服飾等旅游文化商品,打造一批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改善景區綜合環境,加快旅游廁所等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旅游促銷力度,強化旅游市場監管,完善旅游管理機制體制,全面提高旅游服務質量。 加快發展生物產業,以葡萄、藥材、青稞、核桃、畜牧產業發展為重點,優化“五園”建設,全面促進“四品”工程提質增效,打造一批高水平農業龍頭企業,壯大一批新型農業合作組織,建設一批生態、綠色、無公害的特色農業產業帶和農產品生產基地。積極推進中藥、藏藥產業發展,建設云南中藥和藏藥基地。 穩妥有序發展水電和礦產業,加快梨園、里底、烏弄龍等大型電站建設,力爭把兩江干流大型電站建設成為集發電、旅游、交通為一體的綠色產業發展集聚區。堅持生態環境優先和社會效益優先,以普朗銅礦建設為示范,進一步明確礦業開發重點,加強礦業秩序整頓,走綠色、低碳、高效發展之路。 積極推動互聯網+行動,大力發展生活性和生產性服務業,穩步推進信息咨詢、科技服務、休閑文化、健身養老等新興服務業發展,逐步建設東部藏區物流中心。引導各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積極支持全州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健全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州內優勢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以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啟動為契機 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 該州將進一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城鎮發展邊界,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進一步推進天然氣管道、冬季供暖和建筑替代材料等項目建設,減少木材消耗。 以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為重點,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把石漠化治理與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扎實推進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防治。 加強地震、地質、氣象等自然災害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實施一批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加強污染防控,高度重視耕地污染和退化問題,加快推進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和耕地污染防治工作。 以扶貧攻堅和教育衛生為突破口 實施富民興州公共服務工程 該州扶貧工作與產業開發、智力扶貧相結合,以精準扶貧為切入點,聚焦扶貧重點縣、鄉、村,緊扣“脫貧、摘帽、增收”目標,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實施“七個一批”扶貧工程,打好扶貧攻堅戰役,確保11.58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加強科技工作和科普宣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靠科技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保障基礎教育投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鞏固義務教育成果,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切實做好集中辦學后的學校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優秀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增強教育軟實力。 著力推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衛生人才培養力度,重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加強基本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培育。堅持文化事業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加快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不斷提高全州人民群眾健身意識。繁榮發展廣播影視事業。 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以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保基本為優先目標,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醫療保障、社會救助等工作,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全覆蓋,基本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的住房難和醫療難等問題。 以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建設美麗鄉村為依托 實施城鄉一體化工程 該州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進一步提升城鎮規劃水平,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促進“多規合一”。 嚴格規劃實施,優化全州新型城鎮化布局,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化進程協調發展,加快香格里拉市精品旅游城市建設步伐,將德欽縣升平鎮、維西縣保和鎮打造為聚集人口、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縣域中心城鎮。規劃、建設好虎跳峽、奔子欄、葉枝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鎮。城市建設以自然為美,按照河變湖、樹進城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理念,開展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 啟動城市主題公園的規劃和建設,全力打造城市景觀,讓城市展現青山綠水。注重園區建設與城市建設的有機銜接,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健全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制度,執行居住證管理,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實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著力加快美麗鄉村和秀美家園建設。 以加強區域合作和加大選商引資力度為主線 實施開放合作工程 該州依托滇川藏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同西藏、四川等周邊地區開展交通、產業、生態、文化等多領域、全方位的合作。 搭建選商引資平臺,積極爭取與行業內知名企業實現對接,引進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生產要素,鼓勵企業“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以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為重點,以國家大型企業和重點企業為對象,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周邊地州的聯合招商,共同整合資源、包裝項目,加大選商引資力度。 借助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多領域合作。積極主動爭取加大對口幫扶支援力度,搞好與省內外對口援藏及幫扶地區的合作,提升、擴大援藏、幫扶層次和覆蓋面。 以全面深化改革和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 實施改革創新工程 該州將全面深化農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進一步激發農業農村內部活力。 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實行簡政放權讓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打造競爭有序、管理科學和交易規范的商品市場及技術、產權、資本、人力資源、土地等要素市場。以水、石油、電力、交通、通訊等領域價格改革為重點,深化市場資源配置改革。加快推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領域綜合改革。 承接好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體制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制度。進一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不斷創新和完善融資、債務風險預防等機制,加快三農金融服務改革創新,探索建立財政、銀行、保險聯動機制,深化財稅金融保險改革。 以“依法治州”和示范區建設為引領 實施長期建藏工程 該州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全力推進依法治州進程。 健全和創新普法宣傳教育機制,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法治創建活動,增強全社會法治意識。 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防災救災、禁毒防艾、社會治安防控等為基本內容的公共安全體系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制,全面提高政府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圍繞把迪慶建設成為全國藏區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示范區目標,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妥善處理影響民族團結進步的各種問題,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加強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迪慶活動的管控,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西方敵對勢力及十四世達賴分裂集團的滲透、破壞活動,切實維護祖國統一和藏區安全。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做好社會和諧穩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