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路上續“紅緣”——云南省迪慶軍分區某營官兵關愛藏族同胞促進民族團結側記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6-06-07 09:14:34

  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青煙裊裊的土培房間,孩子們總愛圍著銀發花白的藏族老人,不厭其煩地聽他們講紅二六軍團過中甸的故事。紅色的記憶如蜿蜒的小溪,在孩子們的童年里靜靜流淌。

  如今,故事里多了一群穿綠軍裝的新面孔,藏寨里的人們親切地稱他們是紅軍的傳人。

  而這背后,正是云南省迪慶軍分區獨立營官兵關愛藏族同胞,促進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

關心關愛孤寡老人?

  現年86歲的格桑卓瑪是香格里拉市建塘鎮敬老院里的一名孤寡老人。

  暖日里,老人習慣坐在屋檐下綁著棉墊的藤椅上,嘴里不停地念叨著獨立營的那群官兵。

  2000年,獨立營與敬老院結成幫扶對子,戰士們每隔半個月都會輪流到這里看望老人,為老人們剪指甲、理發、捶背,搞勞動;香格里拉的冬夜氣溫低至零下20度,得知敬老院里過冬的柴火不夠,戰士們抽出休息時間,鉆進山里撿枯枝、拽松木,將過冬的柴火搬進敬老院,新配發的軍用棉衣,很多戰士舍不得穿,卻主動捐出40多套給老人們御寒。

  當時,格桑卓瑪老人患有嚴重的風濕病,經常臥床不起,精神很是消極。為了讓老人走出疾病陰霾,戰士們找來碎布、絲綿,縫制棉墊綁在藤椅上,架著老人坐上椅子,陪她曬太陽、嘮家常,趕上節假日,戰士們還三五成群趕過來,替老人洗衣做飯,喂湯熬藥,揉腿搓背,表演節目。

  經過戰士們一年半的悉心照料,老人的體質明顯好轉,戰士們的正能量也讓格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迪慶州牧民家家飼養牦牛,但因為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活大都壓到留守老人肩上。

  有年大年三十凌晨,得知牧民格瑪家3頭耕牛因鞭炮驚嚇沖出牛圈,連長松建華帶著10名戰士連夜進山尋找。牛躲在山澗怎么也拽不走,官兵們便在雪地蹲守了一夜,直到天亮把牛畜趕回牛圈才返回營地。

  去年,獨立營官兵徒步拉練經過進藏第一寺山后的一片牧場,一頭牦牛突然發瘋似得頂向拉拽它的牧民格茸七林大腿根部,當即戳出一個直徑5公分、深6公分的大窟窿。

  聽到呼救后,獨立營的軍醫簡文星、衛生員王悅帶上幾名藏族戰士飛奔過去,一邊用藏語不停喊話、做翻譯,一邊協力搶救傷員,成功救下了七林的命。

  真情融化了冰封的心田,更拉近了解放軍和藏族百姓的距離。

  這些年,官兵累計捐款40余萬元,組織心理輔導分隊進入敬老院、社區和藏寨進行心理疏導100多次,慰問孤寡(留守)老人的次數超過全營編制人數。

  得知獨立營新入伍的戰士不適應高原氣候,手腳臉老生凍瘡,藏族老阿媽們便到處打聽能治療凍瘡的偏方子,將一管管熊油送進了訓練場。

  老人們說:“獨立營的官兵把我們當親人照顧,我們忘不了這份情。”?

傾力幫助貧困學生?

  獨立營對藏族百姓的情真意濃,讓老人感到貼心,讓孩子覺得溫暖。迪慶貧困程度深,不少優秀學生因為交不起學費被擋在“象牙塔”外。

  2004年,迪慶軍分區黨委啟動“1+1捐資助學行動,幫助解決孩子們的上學問題,累計有近千名藏族孩子從中受益。

  扎史達瓦是該營一連的一名藏族連長,也是“1+1捐資助學活動的一名參與者。

  一次,扎史達瓦跟隨工作組走訪考取重點大學的藏族貧困學生曲批家,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格茸都杰大叔帶著兒子曲批一邊忙著在窩棚上扯雨布,一邊想盡辦法在棚內排積澇。

  前些年,為了照顧考取重點高中的兒子,身患眼疾的格茸都杰離開老屋,在縣城工地搬磚頭,拉沙子,照顧曲批,然而不幸的是,一次山洪將家中的老屋沖毀了,無處棲身的父子只得棲居于原本關牛的木楞房中。

  看到這樣的場景,達瓦心里一陣酸楚。

  他撥通妻子此里追格的電話,表達希望資助貧困學生的愿望,當即得到此里追格的鼓勵和支持。當月,夫妻倆就從積蓄里拿出五千元,資助四名高中貧困生半年學費。

  如今,夫妻倆的愛心行動已經堅持3個年頭,有兩名受資助的貧困學生順利走進大學。

  呵護貧困學生就是守護迪慶未來。

  迪慶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學是迪慶州唯一一所“一級完全中學”,全校學生96%以上都是藏、傈僳、納西、彝、白等少數民族。

  每年高考期間,全州考生需要集中住宿,光民中就有2000多名低年級學生要搬出學校,騰出宿舍,居住安全一度成為難題。為了解決這批學生的住宿問題,該營每年都提前選址,按照“保溫、防雨、舒適、衛生”標準搭建上百頂班、排、指揮帳篷,供學生們臨時居住學習。這期間,營里還派出醫療小分隊進入“迷彩教室”挨個巡診,排查疫情,為全州高考添加了一抹迷彩綠。

  有人說獨立營的官兵很摳門,一包零食也舍不得買。

  可就這三年,官兵們卻東拼西湊為駐地六所學校購置學習用品600多件,捐贈書籍700余冊,僅迪慶州民族中學,就有67名優秀貧困學生與獨立營官兵結成助學對子,圓了大學夢。

  去年底剛獲得全國婦聯頒發的“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的扎史達瓦感慨地說:官兵們的精明勁都用在了為貧困學生謀福利上。?

用心守護一方安寧?

  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美麗神奇,被稱作永不消失的地平線,而獨立營官兵則是藏族“心中的日月”守護者。

  素有“月光之城”美譽的獨克宗古城有著千年歷史,是藏文化沉淀的瑰寶和迪慶旅游經濟的支撐。

  2014111號,一場無情的大火吞噬了月光城,很多商戶店鋪被焚毀,不少文物古跡面臨滅頂之災。

  火災發生時,獨立營官兵第一時間趕赴火場一線,拆除著火商鋪木質屋頂,建立防火隔離帶,搶運周邊商鋪貴重物資,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

  大火撲滅后,官兵們又成立心理服務隊和文物搶救隊,幫助商戶統計上報損失,開展心理撫慰,歸類清理殘缺文物和工藝品,執行善后“三清”規定,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城原貌,消除矛盾糾紛,拭去了月光城的累累傷痕。

  迪慶多類地質災害頻繁,應急救援是獨立營官兵的主業。但因為地形道路限制,很多救援行動難度大,危險多。

  “墜牛嶺”是進入海拔4330尼西鄉祖史村的必經道,因為山高坡陡得名。

  20138月,尼西發生5.9級地震,村子一度成為“孤島”,亟待救援。剛轉運搭建救災帳篷完畢,連軸轉的獨立營一連官兵又主動請纓再闖“墜牛嶺”。

  攜帶糧食和藥品小戰士,如挑山工般在近70度的陡坡上艱難攀行,山上落實不斷,荊棘叢生,不少官兵手背被劃破、腿桿被砸青,但沒有一個人掉下隊,經過4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終于將救援物資送進村。

  安全穩定是團結的基礎,更是發展的動力。

  金龍社區曾是香格里拉市一個“三亂”區域,老百姓靠倒把散販度日。

  2014年,獨立營與金龍社區簽訂掛鉤共建協議,將協防、共建、同贏作為責任扛在了肩上。營里準備在社區成立一支民兵聯防分隊,一些村民不理解,嫌報酬低不肯干,官兵們便挨家挨戶做工作、拉家常,講道理,讓老百姓心里有了底。

  社區靠著獨克宗古城,但旅游開發卻十分落后,獨立營黨委便主動找到社區干部,分析癥結、找尋出路,將金龍社區旅游主題定準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促穩定、促團結、促發展”上,并帶著社區群眾一道挖掘紅色傳統,扶持紅色產業,增加紅色收益。

  獨立營和社區商定建設金龍社區民族團結多功能展廳,可各類史實(特別是軍史)資料缺乏。官兵們便成立攻關小組,主動查閱紅色史實、查訪社區藏民、查尋紅色實物,在前后56天時間里,共整理史料10余萬字,與社區群眾座談26次,為充實場館實物展品、完善紅色歷史線索做出貢獻。

  展廳建成后,日均接待游客80人,吸引推動周邊商業街發展,做強了金龍社區“紅色旅游”的主題名片。

  社區的治安變好了,藏族青年不再飽食終日,而是維護社區形象,盤點各自營生。

  社區的藏族老輩人動情地說:“當年,紅二六軍團踏雪前來,成為藏族群眾的守護神;今天,獨立營官兵循道而過,成為紅軍路上的續緣人。”?楊之輝 陳學淵

責任編輯:趙德瑋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精品人妻av区乱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selao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2020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