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 陣雨 今天上午,省委副書記鐘勉要到維西縣永春鄉(xiāng)講黨課,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和駐永春鄉(xiāng)拖枝村的扶貧工作隊員,能在扶貧一線親耳聆聽省委領(lǐng)導講授黨課,心里倍感激動,也特別期待。一大早,縣、鄉(xiāng)、村的基層黨員干部、黨員代表和永春鄉(xiāng)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就來到鄉(xiāng)政府,傈僳族、納西族、普米族等少數(shù)民族黨員還穿上了民族服裝,大家激動而火熱的心情溢于言表。 上午9:00,黨課正式開始,鐘副書記從準確把握“兩學一做”專題教育重大意義和基本要求,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結(jié)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推進脫貧攻堅重點工作落實,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將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和實施基層黨建推進結(jié)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淺出地講授。同時強調(diào),要把“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與推進脫貧攻堅、維護藏區(qū)穩(wěn)定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專題教育推動基層組織黨員當先鋒、作貢獻,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帶動起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黨課上,鐘副書記指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是脫貧攻堅戰(zhàn)的生力軍和突擊隊,我深有感觸。對于一個“家門——校門——機關(guān)門”的“三門干部”,擔任扶貧工作隊員之前,“貧困”對于我而言只是停留在字面,“脫貧”對于我而言只是一個符號。當我來到拖枝村,深入村寨、深入貧困戶,看到群眾的期盼、資金的爭取、項目的實施、成效的顯現(xiàn),所見所聞、所思所悟,使我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了更切身的體會,我們不是脫貧攻堅的搖旗者、更不是脫貧攻堅的旁觀者,而是脫貧攻堅的踐行者、參與者。駐村扶貧不是口號、不是過場,而是需要我們腳踏實地,走村入戶了解基層實際情況,明白老百姓的訴求;需要我們精準施策,跟蹤了解每一個項目、每一筆資金、每一項政策有沒有落地實施,有沒有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幫助他們脫貧、增收、致富、奔小康。尤其是作為來自省財政廳的隊員,在一線駐村扶貧,更要深入思考:如何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切實做到“好鋼用到刀刃上”;如何發(fā)揮好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改善扶貧資金投入形式與投入效果,做到精準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如何通過體制、機制政策的創(chuàng)新,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入手,探索一條產(chǎn)業(yè)脫貧之路,為農(nóng)戶建造一條持續(xù)的“輸血帶”和“蓄水池”。 只有走過村里的每一條小道,只有與貧困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才能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有多重,也只有真正看到農(nóng)戶脫貧致富的那一刻,才能無悔于駐村扶貧隊員的光榮稱號,無悔于自己的青春。(省財政廳派駐拖枝村扶貧工作隊員 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