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星期五 晴 產業扶貧是粗卡桶村扶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貧工作隊前期調研走訪發現,粗卡桶村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創收技能較低,想發展種植、養殖業卻不知從何下手。有的農戶還因投資產業出現虧損,導致積極性受挫。 粗卡桶村搞好產業發展,需要當地政府,掛鉤單位,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開展各種技能培訓,支持農戶中的先進帶頭人發揮作用,提高技能水平,從而實現共同富裕。 為此,今年夏、秋兩季,粗卡桶村掛鉤部門通過“請進來”的方式,組織云南農大和昆明植物園專家在村內開展了兩期蜜蜂養殖和藥材種植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培訓達到預期目的的基礎上,粗卡桶村民更需要“走出去”,了解周邊產業發展先進地區經驗。對此,掛鉤部門白馬雪山管理局組織粗卡桶村10戶農戶代表于10月19日至20日到維西塔城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產業考察學習。 考察第一天,農戶代表到塔城啟別村致富帶頭人和文俊家,參觀農家客棧和環保廁所等設施,村民代表與和文俊一家就特色農產品生產經營、農家客棧管理、鄉村旅游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隨后,考察團來到塔城鎮巴珠村,巴珠村近年來因生態保護和鄉村集體經濟發展而遠近聞名。考察團著重了解巴珠村在村“兩委”帶動下,如何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因地制宜地開展木瓜、藏金玫瑰、生態養殖等產業發展相關經驗,還參觀了藏金玫瑰種植基地,直觀感受了特色產業發展帶來的益處。 第二天,考察團到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參觀公園內的傈僳族民居客棧,還到中蜂飼養點,就活框養蜂技術同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學習探討,明白了不少技術問題。 兩天的考察學習,粗卡桶村民代表收獲很大,也給村民們增添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塔城和粗卡桶山水相連,自然條件和民族文化相似,發展特色產業的條件優越,若能加以較好的引導以及技術支持,粗卡桶村一定有光明的發展前途。(德欽縣霞若鄉粗卡桶村駐村工作隊員 阿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