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云南要全面消除貧困,全面建成小康。 省十次黨代會上,與會代表緊盯脫貧目標,剖析問題所在,補短板、挖潛力、抓落實,建言獻策積極發聲,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貧困地區都不掉隊、一個兄弟民族都不落伍、一個貧困群眾都不落下,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沒有退路的戰斗。 精準扶貧,銘刻在每個代表的心中,溫暖著每個貧困群眾的心窩。貧困群眾開心的笑臉,是對精準扶貧最好的體現。 代表聲音 ● 要抓好精準扶貧措施落實,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破解縣域經濟發展制約瓶頸,擴大對外開放程度;要培育新型產業,抓好電商、物流、旅游等產業發展。 ——文山代表團代表陳家興 ●結合當地實際,狠抓以綜合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通而不到”的問題,發展大物流、大集散、大服務的通道經濟;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發展山地生態農業,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加快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壓實主體責任,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為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小康提供堅強保證。 ——普洱代表團代表袁洪波 ●聚焦脫貧摘帽,以水滴石穿的勁頭推進精準脫貧工作,確保2018年南澗如期脫貧出列;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抓好茶葉、烏骨雞等六大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加強交通、水利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強勢增長。 ——大理代表團代表朱建斌 ●怒江州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到2020年,怒江州要實現14.8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要強化易地扶貧搬遷、發展產業等脫貧攻堅政策措施的針對性,確保按期實現全面脫貧;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它是經濟活動和民生保障的基礎,是解決貧困地區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重要措施。 ——怒江代表團阮成發 ●省委報告提出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要求重點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作為一名在基層抓產業發展的職工,深受鼓舞。天麻是昭通的一張名片,彝良縣小草壩烏天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下步工作中,將用心用情工作,把天麻產業發展為昭通人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助推昭通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 ——昭通代表團代表王忠巧 ●農民脫貧要創新農村發展方式,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抓好高原特色農業提質發展,真正實現“老樹發新芽”;要加大勞動力轉移培訓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和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農民專業技能;抓好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工作,實現農民“資金變股金、資產變資本、農民變股民”。 ——玉溪代表代表團雷云莉(云南網 記者 趙崗 楊之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