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1”工作法:“4”是指:一是法律政策有規定的解決到位;二是對群眾的疑問,解釋、疏導、教育到位;三是對群眾的實際困難幫扶到位;四是干部有過錯的,責任追究到位。“1”是指依法處理,就是說如果以上“4個到位”了,還無理取鬧,就依法處理。 2. “1+4”藏區行動計劃:指《云南省迪慶藏區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和云南省農業科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進藏區行動計劃。 3. 14年免費教育:指學前2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共14年。 4. “五網”:指公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信息網。 5. “互聯網+”:指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6. “互聯網+”行動:指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發展壯大新興業態,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環境,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增強新的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7. “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指優先發展旅游業,有序發展水電產業和礦產業,加快發展高原特色生物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非公經濟。 8. 三個城市生態公園:指香格里拉市龍潭河、納赤河、奶子河三個生態公園。 9. 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10. “多規合一”:指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沖突、缺乏銜接等問題。 11. “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四治”即治亂、治臟、治污、治堵。“三改”即改造舊住宅區、改造舊廠區、 改造城中村。“一拆”即拆除違法違章建筑。“一增”即大面積增加城市綠化。 12. “七改三清”:“七改”即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圈、改廁、改灶。“三清”即清潔水源、清潔田園、清潔家園。 13.“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游的良好生態環境。 14. “貸免扶補”:指首次創業人員在云南省自主創業提供貸款支持、稅費減免、創業服務、資金補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15.“三村七進一行動”:“三村”指以強基固本為目標的“堡壘村”建設、以和諧穩定為目標的“平安村”建設、以脫貧增收為目標的“小康村”建設。“七進”指以提升群眾法治意識為目標的法律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鄉村、進社區、進寺院、進企業、進單位。“一行動”指以凝聚人心為目標的迪慶精神宣講行動。 16.“三不原則”:即不講不該講的話,不問不該問的問題,不傳不該傳的資料。 17.“雙隨機、一公開”:是指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公開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這是監管體制的重大改革,旨在規范市場執法行為,切實解決某些領域存在的檢查任性和執法擾民、執法不公、執法不嚴等問題。 18.旅游總收入計算方法:指游客在本地區內吃、住、行、游、購、娛六方面的總體消費。計算方法為總接待人數乘以平均停留天數乘以人均消費,其中:人均消費為抽樣調查獲取,一年一變。 19.“在黨意識”:指黨員干部要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