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收益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7-12-21 15:16:30

——維西縣永春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踐與思考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楊洪程)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物質基礎,也是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經濟基礎。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沒有雄厚的集體經濟作保障,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近年來,維西縣永春鄉交通設施、村莊環境、農田水利、文化設施、高原特色農業等各方面均得到了較快發展,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農民收入得到穩步提高,村級集體經濟得到較好發展,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得到不斷鞏固,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不斷增強。

一、永春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績和啟示

(一)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永春鄉有6個行政村。從2016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情況看,全鄉6個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其中,5萬元以上的有2個, 5萬元以下的村有4個,總體上看,永春鄉級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實力逐年增強,成效顯著。

在推進脫貧攻堅戰役中,永春鄉按照“六個一批”要求,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收益。該鄉結合全省首個財政支農資金資產式股權量化改革試點工作,以發展產業促進群眾增收、以發展集體經濟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探索三種“合作股份”發展集體經濟模式,突破“瓶頸”,為農村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各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資源優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增加村集體的經濟收入。

財政支農資金資產式股權量化模式。2015年底,永春鄉在慶福村東山組啟動全省首個財政支農資金資產式股權量化改革試點。成立了以黨總支為核心、農戶為主體、龍頭企業為紐帶的巖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將財政支農資金、農戶土地、生產資料、勞動力等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并進行資產化股權式量化,使農戶通過合作社持有實體股份進行分紅(單獨劃出建檔立卡貧困戶優先股)。

合作社組建方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慶福巖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共有42戶社員,包括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220畝土地納入合作社統一管理,種植秦艽60畝、川烏(附子)40畝、桔梗100畝、當歸20畝。

入股方式。以農戶土地、基準工及財政支農資金三者入股,其中,土地按面積量化為每畝10股,基準工與土地面積捆綁入股(每畝投入10個工),村黨總支向合作社投入財政支農資金30萬元(用于購買種苗及其他生產資料、培訓等)。股權分配比例為:社員占總股份的80%,貧困戶(建檔立卡戶)優先股占總股份的5%,合作社占總股份的15%作為生產發展資金(用于第二年生產資料購置)。

運行模式。由合作社組織社員統一開展種植技術培訓、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分紅。合作社與云南蘭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由云南蘭草公司負責提供優質種苗、技術指導,并實行保底價回收中藥材(產品市場價格高時,按照市場價收購;市場價格低于保底價時,公司按照保底價收購)。

預期收益。收益按股份比例分紅,社員多勞多得、多地多得、多股多得。收益按當地產量和保底價計算,預計220畝中藥材年產值可達79萬元。以此基數計算,僅種植中藥材一項,按股份比例分配,合作社42戶社員每年收益可達63.2萬元,戶均年收益預計15047.6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5%優先股收益39500元,戶均收益1012.8元。社員股分紅和貧困優先股分紅兩項合計戶均年收益16060.4元,貧困戶全部可脫貧。

村黨總支牽頭、企業參與模式。以“總支+公司+基地+農戶(美光村馬邊海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模式,在美光村馬邊海村民小組投入80萬元建設一個72畝中藥材育苗基地,其中村黨總支投入產業發展資金30萬元,維西供銷藥材土產有限公司注入資金50萬元,目前已經建成投產。美光村黨總支與維西供銷藥材土產有限公司簽訂為期10年的藥材基地建設合作協議,由公司負責統一提供優質云當歸種苗、技術指導、銷售生產,由村黨總支負責組織農戶開展種植管理(有償)。

收益分配。公司占收入的60%、黨總支占40%。黨總支收益的60%分給全社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其余40%作為產業發展滾動資金。

預期效益。基地建成達產后,每年每畝可收益2萬元,農戶從中可獲得4份收益,其中:地租每年每畝700元、務工補助每人每年7000元左右、年底二次分紅每戶每畝4800元、每戶農戶向公司提供基地肥料、山基土等每畝2車600元、農家肥每畝1車600元。

合作社統一營銷模式。2014年2月,由村黨總支牽頭,永春鄉在慶福村成立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建立村黨總支全投型集體經濟的模式,慶福村黨總支注資100多萬元,流轉土地50畝,建成101個總面積20200㎡的連片現代化標準大棚,目前,永福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已擴大至196個,占地70畝。現種有20個品種的無公害蔬菜,產品已銷到維西縣菜市場、各大超市、酒店和相關學校單位。另外,合作社還建成一個1300㎡的生豬養殖廠,有豬舍48間,年出欄生豬200多頭。

管理模式:由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生產、統一銷售,解決部分就業問題。村黨總支牽頭完成蔬菜大棚等基礎設施后,把所建的蔬菜大棚交由合作社管理,一部分由合作社統一種植、一部分轉租給10戶種植能手種植。

收益分配:社員戶占60%,黨總支占40%。黨總支得到的40%的分紅用于該集體經濟的管理支出、市場銷售費用和村內公益支出、臨時求助支出、村黨總支工作費用及部分公益金、公積金提留。據統計,慶福村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靠大棚蔬菜和生豬養殖獲得三份收益:每年土地流轉收益(地租)戶均800元、每年在基地務工收入人均2350元、每年種養殖分紅戶均20350元。

(二)幾點啟示

1、維西縣永春鄉慶福村東山村民小組巖東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集體收益扶貧模式是貧困村農民群眾依靠產業實現脫貧的有效模式。在認真總結以往扶貧經驗與教訓后,將扶貧資金注入由群眾組成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解決了貧困農民發展生產中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合作社開展特色產業生產經營,在收益分配上兼顧合作社社員與建檔立卡貧困農戶雙方的利益,實現了貧困農戶和集體經濟雙收益的目標。同時,以合作社所占股份分紅作為下一年的生產發展資金,有效提高了貧困農戶的主觀能動性,由過去的“輸血式”扶貧模式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實現了過去扶貧工作中“要你脫貧”向現在“我要脫貧”轉變,解決了“年年扶貧年年扶”的根本問題,真正做到精準發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維西縣永春鄉慶福村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集體收益扶貧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發揮扶貧資金“滾雪球”的效益,實現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的目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集體經濟收益扶貧模式,將農民承包的土地集中到一起,讓農民群眾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并在蔬菜種植中獲得收入。同時,還有產業收益的分紅,使貧困群眾有了長期穩定的收入。村總支通過集體經濟收益扶貧模式將一部分收益用于合作社發展,產生次生效益,實現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把一部分收益用于公益事業建設,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有力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該模式通過基層黨組織牽頭和黨員帶頭作用,以合作社為橋梁,以發展產業為引領,以黨建帶動扶貧,以扶貧促進黨建,實現黨建扶貧雙推進。

3、永春鄉美光村馬邊海村民小組的集體收益扶貧模式探索了社會資金在扶貧開發領域發揮作用的新模式,從資金投入看,實現了財政扶貧資金和社會資金的有機結合,積極開展產業扶貧開發,把財政投入的扶貧資金、公司投入(社會資金)作為合作社的發展資金,并以股權量化的形式加以確定。從項目運營來看,借助公司在中藥材生產經營的優勢,合作社實行統一生產、統一經營、按股分紅,體現了資金、技術、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的有機統一,合作社社員在生產經營中獲得務工收益,并在合作社按股分紅中獲得收益,實現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該模式轉變了以往主要靠政府力量來開展扶貧開發的局面,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開展精準扶貧。

4、集體收益扶貧模式變單打獨斗為“五指握成拳”:一是通過把農民分散經營的土地集中起來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了農業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利用合作社平臺,集中了資金、技術、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實行統一生產、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統一分紅,充分發揮合作社的技術優勢和經營能力,改變了以往個體經營、分散經營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勞動力成本的投入,提高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提高了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加快了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

5、集體收益扶貧模式可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有效解決“空殼村”的問題,轉變多數村“三委”無錢辦事的局面。通過村提留的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可用于鼓勵種養殖大戶、養殖能手和黨員干部創辦農村集體經濟,以及領辦、引辦、創辦、幫辦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一批集體經濟村。

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難度大,發展后勁不足。從調研情況看,村級能夠維持每年的收入不下滑,已尚屬不易,要想實現較快增長,困難較大。

2、對上級政策補助的依賴性較為突出,自身發展動力不足,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難度大。

3、村級基層組織建設亟待加強。從調研情況看,一是村“三委”主要領導文化偏低,影響著村集體組織的發展決策能力;二是有發展思路,對資產尤其是閑置的流動資產采取對外投資、入股、租賃等經營方式,因受到農戶小農意識的影響,畏手畏腳,再加之本來的想法就不夠成熟,自身就心存疑慮,難以說服群眾,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和敢想敢做敢為的勇氣與魄力。

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對策及建議

(一)加快創新發展機制的建立

一要創新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和“尊重歷史、照顧現實、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集體資產資源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明晰所有權。積極推行集體資產、資源經營與處置招投標制度,嚴格規范發包程序,強化合同管理,加大對拖欠村集體資產資金的清理力度,確保村集體資產資金保值增值。有資產的要管好用好,沒有資產的要創造條件發展集體經濟,形成資產,實現創收和可持續發展。

二要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要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服務增收型集體經濟。鼓勵村級組織將依法取得的集體非農建設用地和村自留地,以使用權入股、合作等形式參與實施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三要創新集體經濟管理形式。研究出臺《永春鄉發展集體經濟辦法》,鼓勵村級組織興辦經濟實體,支持有條件的村級組織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原則,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實施股份制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環境的現代企業制度。鼓勵村級組織以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與社會資本合作,興辦各類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實現開放式經營,優化集體資源配置。

要創新集體收入分配方式。出臺村干部待遇與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掛鉤機制,對當年新增的村集體經營服務性純收入,可以拿出不高于10%的比例用于提高村干部待遇。

(二)加大經濟政策的扶持力度

一加大財政扶貧資金扶持力度。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產業和項目。同時,整合道路交通、農田水利、產業發展等資金和項目資源,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傾斜。村級組織新辦集體企業,自投產之日3年內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額獎勵給企業,每年獎勵一次,同時享受小微企業的相關扶持政策。

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扶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把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積極探索確權登記后的集體資產、資源使用權質押貸款的有效途徑,允許村集體用其直接管理使用的房屋、土地、山林、礦產等自然資源使用權作為抵押擔保,由金融部門提供信貸支持。

(三)加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領導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協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研究制定本鄉鎮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及推進措施,定期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是搞好協調聯動。有關部門要緊密協作,相互配合,改進作風,深入一線,幫助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難點、熱點問題,因勢利導從思路、舉措上給予指導,千方百計在資金、項目上給予扶持,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三是強化責任落實。建立集體經濟發展責任考核制,要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重要內容,考核結果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要對村級班子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與各村簽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標責任書,嚴格考核獎懲。

綜上所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既是一個現實問題,又是一個長遠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政治問題;既是一個發展問題,又是一個民生問題。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務必要增強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創新思路和辦法,積極投入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廣闊舞臺上來,推進村級集體經濟有大作為。

責任編輯:實習生 王蔚
99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5555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久99久精品免费视频热77|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久久精品国产2020|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综合电影|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