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迪慶體育60年發展之路 60年的頑強拼搏,60年的堅持不懈,60年的積極探索,迪慶體育事業從弱到強,逐步跨上發展快車道。 高原體育扶搖直上 建國以來,迪慶體育人才隊伍從無到有,體育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與以往相比,迪慶體育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華麗轉身。無論是體育硬件建設還是軟件建設,特別是在體育人才培養、大型賽事承辦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州文體廣新局副局長李光燦說。 60年來,迪慶體育部門始終致力于體育人才隊伍建設,為迪慶的全民健身、體育運動普及、體育賽事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建國初期,迪慶體育主要以學校體育為主,體育人才隊伍主要由中小學校體育老師組成。1973年,成立了“迪慶藏族自治州體育運動委員會”,所轄三縣相繼成立縣體育運動委員會。州縣有了專門領導體育事業發展的行政機構,全州體育行政工作人員達10人左右。1974年,州體委青少年業余體育運動學校成立。1995年,中甸縣體委少體校成立。1996年,維西縣體委少體校成立。自此,迪慶體育業余訓練步入正軌,迪慶籍優秀教練員及優秀運動員不斷涌現。1990年,迪慶州老年人體育協會成立,州內相繼成立了州直和三縣老年體育協會。同時,各類單項體育協會及體育組織不斷成立,體育活動組織不斷健全和完善,體育運動載體不斷增加。 截至2015年,我州共有專職體育行政管理人員17人,教練員28人,其中,高級教練員5人;有二級以上運動員64人,二級以上各類裁判員96人,社會體育指導員558名,學校高級職稱體育老師50多人,在州級、縣級和學校訓練網點運動員在訓人數180人左右。 據州體育局少體校校長、高級教練拉衛東說:“體育要發展,人才培養是關鍵。多年來,少體校始終將青少年體育人才的挖掘、培養作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先后在籃球、田徑、拳擊、足球等領域培養了大批體育人才,并在省運會、民運會等重大賽事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迪慶體育部門通過舉辦賽事、組隊參加賽事及選拔、訓練、輸送等方式培養體育人才。 ——舉辦賽事,給運動員創造展示才華的機會。通過賽事發現人才,提高體育管理者的活動組織能力和教練員的執教水平。至2015年,州運會相繼舉辦了8屆,全州中學生運動會舉辦了6屆,小學生運動會、城區足球運動會、“高原杯”足球賽等各類賽事持續舉辦,造就了大批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管理人才。 ——組隊參加各類賽事。自1964年開始,迪慶連續組建代表隊參加了第三屆至第十四屆省運會,組隊參加全省各類單項運動會和錦標賽、籃球賽等,在比賽中培養了大批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 ——以選拔、訓練、輸送培養體育人才。多年來,州縣體育行政部門、州縣少體校每年都到中小學選拔體育苗子,把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體育苗子送往上級體校、體育訓練基地進行培養;對選中的運動員,州縣少體校采取體教結合等方式進行集訓,并與相關中學合辦體育班。 馮玉華是少體校副校長、教練員,十多年來,他為迪慶體育事業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他說:“籃球項目人才培養是少體校的一項常規工作。多年來,少體校先后培養輸送了大批運動員,并順利實現就業。現在,每4年都會招收一批新的籃球運動員入校。根據迪慶實際和條件,網球、拳擊、投擲、擊劍、柔道等多個項目運動員通過外送委培等形式,到昆明、玉溪、北京等地接受系統訓練,提高迪慶競技體育水平。” 通過40多年的人才建設及培養,迪慶體育戰線涌現出了松濤、馮吉仁、周建新等體育管理人才,拉衛東、陳永忠、楊云開等優秀教練員和一大批優秀運動員。 體育競技錦上添花 2012年,迪慶州殘疾人運動員高明杰代表中國參加英國倫敦第十四屆殘奧會,榮獲男子標槍F44級第一名。2014年,在我州舉辦的云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我州運動健兒參加了競賽項目11個大項114個小項和表演項目4大類76個節目的比賽中,共奪得38枚金牌、21枚銀牌、17枚銅牌,四至八名成績共33個。表演項目比賽榮獲4個金獎、2個銀獎、1個銅獎的好成績,獎牌總數和成績總分均獲全省第一。2015 年,成功舉辦了州第八屆運動會、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省第八屆少數民族門球運動會、第十屆川滇友鄰市、州男子籃球運動會等體育運動會。 “玉溪是國家中長跑后備人才訓練基地。目前,我州3名運動員正在玉溪接受訓練,希望在今后比賽中有不俗的表現,取得好成績。” 馮玉華說 ,“從總體上看,迪慶體育競技水平呈平穩發展態勢。” 全民健身魅力四射 60年來,迪慶體育部門求真務實、精心為民,發展全民健身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構建惠及全州人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全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 體育部門超前謀劃、精心規劃、務實計劃、綜合規劃與專項規劃相結合,整體規劃與區域規劃相配套,州級規劃與縣級規劃相銜接,修定了《迪慶州“十三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對高原藏區的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目標進行新定位。制定下發了《迪慶州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迪慶州貫徹落實〈云南省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實施意見》《迪慶州文體廣新局工作人員參與體育競賽和體育活動領取賽事補貼若干管理(試行)規定》,對“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迪慶今后十年的足球發展方向、工作舉措、體育行業的廉政建設目標進行了新定位。“十二五”期間,全州全民健身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全州共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348名,先后成立各類體育協會16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個、體育活動俱樂部9個和79個鄉鎮文化體育工作站(綜合活動中心)。各類體育組織推動了城鎮、鄉村體育健身活動,覆蓋城鄉的健身組織網絡基本建成。通過組織、示范和帶動,全州經常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從“十一五”末的106400人增加到現在的145000人。 通過多年努力,目前,迪慶已培育和發展了一批有地方民族特色、有影響力的全民健身活動品牌。“香格里拉元旦穿城賽跑”“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香巴杯”籃球賽、“太子杯”籃球賽、川滇八州市男子籃球聯賽、中國·香格里拉五月民族傳統賽馬節、迪慶“高原杯”業余足球賽、香格里拉小學生足球聯賽、維西縣民族傳統射弩賽、德欽縣“格薩爾杯”射箭賽等10個全民健身活動品牌得到壯大和發展,已形成傳統賽事活動,得到公眾的認可和支持。 體育設施普惠民生 每個清晨和傍晚時分,在香格里拉市各個廣場,廣大市民都會通過廣場上的健身器材提升自身身體素質。近年來,在加快體育設施建設步伐的基礎上,高原群眾的生活方式逐步轉變,休閑健身成為了廣大市民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龍潭湖公園健身的扎西農布說:“現在條件好了,茶余飯后散散步、健健身,都是很不錯的選擇。自從城市公園等安裝了健身器材,市民鍛煉有了好去處。”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迪慶各類體育場地設施投入達2.76億元,以建設迪慶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和城鎮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為重點,以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為基礎,新增體育場地設施面積432600平方米,其中,新增4個室內體育館、3個綜合體育場、1個大聯歡廣場、2個射弩場、2個射箭場、21個燈光球場、491個籃球場、2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州體育場地設施從“十一五”末的415460平方米增至2015年底的848060平方米,每萬人擁有21201平方米體育場地,人均擁用2.1平方米。 2016年初,在州政府要求精準扶貧體育設施投入1700萬元的背景下,文體廣新局整合資金,通過一系列資金籌措,全年完成體育設施投入1752萬元,超額完成了體育設施精準扶貧投資任務,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惠及廣大群眾。 此外,迪慶體育部門主動發揮體育在精準扶貧中服務基層、服務民生的功能,結合鄉村實際,在沒有體育設施的未脫貧村建設了81個籃球場;對需要修復、改建,已有場地的未脫貧村提質改建籃球場112個;結合當地民族喜好,修建了射弩場31個,射箭場29個;結合藏民習俗,修建了轉經健身步道87條;對城區、社區群眾相對集中地帶,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公園、綠化區等安裝建設全民健身路徑15套。通過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結合實際精準建設,全州全年建設體育設施340個,有效提高了對貧困鄉村的體育設施供給,為推動精準扶貧事業,維護藏區穩定作出貢獻。 當前,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三縣市體育館均向公眾全免費開放。在開放過程中,體育部門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采取延長開放時間、實行錯時開放、增加場館服務人員、加強場館維護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界對健身場地的需求,發揮體育場館功能。每年到民族體育中心健身的人數達10萬人以上,民族體育中心的免費開放時間全年達351天3861小時。 全民健身工程資金投入不斷加大,全民健身設施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活動引向深入,全民健身組織不斷壯大,場館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迪慶特色的體育公共服務能力有了新突破。2016年,全州體育設施投入比上年增5%,人均體育設施面積比上年增0.2平方米,全民健身精品活動在舉辦次數和參加人數上比上年增20%,全州經常鍛煉參加人數比上年增5%。 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體育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組織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以求自我生存的現實需要。體育產業融合發展,體育產業在全州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體育部門對香格里拉民族體育中心進行全方位維修,投資100多萬元對民族體育中心的空地進行全面綠化,并安裝圍欄對綠化帶進行管護;投資100多萬元對體育場的塑草足球場進行塑草更新;投資70萬元對露天看臺進行防水處理;投資60多萬元對體育場的外圍裝飾圖案、內部墻體進行維修,保障大型體育場館為大型活動服務。另外,迪慶體育彩票銷售總量突破6000萬元大關。 高海拔體育產業迅猛發展,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了體育產業項目庫,啟動迪慶香格里拉生態體育公園的規劃設計和編制;在新疆舉辦的全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上,我州推介申報了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景區、精品賽事。在賽事帶動下,徒步雨崩、“尼汝探秘”“三江穿越”“攀越哈巴”等活動深入開展,參與的人數不斷增加,上百萬人到迪慶開展戶外運動。截至2016年,到迪慶徒步、騎行、攝影、自駕、野營的人數超過了600萬人,全國各地到迪慶組織戶外運動的各類協會、俱樂部達20多個,到迪慶舉辦各類賽事的公司、企業7個,迪慶體育休閑運動、戶外運動呈高速發展態勢。(和泰君 杜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