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州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州人民政府緊緊依靠全州各族干部群眾,求真務實、搶抓機遇,全力以赴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9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365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億元,增長12%;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1億元,增長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8元,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單位GDP能耗下降1.5%。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屆州人民政府工作的良好開局。 七個方面成效明顯 項目建設步伐加快 香格里拉機場改擴建項目、香格里拉口岸機場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省級評審。里底電站、烏弄龍電站等“兩江”電站建設穩步推進,黃登電站移民安置工作有序推進,古水電站、奔子欄電站、旭龍電站預可研完成審查,500千伏瀾滄江流域水電站的電力送出通道開工建設。拉多閣水庫、谷玖濃水庫建設進展順利,桑那水庫補水工程建設基本完成。 產業基礎更加穩固 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基本完成,獨克宗古城提質擴容項目開工建設,開展了納帕海生態濕地國家公園、小中甸杜鵑林生態國家公園的規劃編制工作。積極謀劃“三江并流”旅游大環線并啟動相關前期工作。穩步推進全州旅游市場綜合整治工作,切實抓好“一部手機游云南”建設。成功舉辦香格里拉國際觀鳥節,為冬季旅游注入新活力。積極開拓旅游航空市場,新開通航線2條,旅客吞吐量達57萬人次。預計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2億元,增長8%。鞏固和新建優質農產品基地53萬畝,發展畜禽養殖場152個。科學謀劃民族醫藥產業化項目、兩江沿線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項目,主動服務高原特色農牧業加工企業,助推香格里拉華致酒行上市工作,高原特色農牧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預計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2億元,增長5%。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普朗銅礦一期采選工程順利投料試車。加大工業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園區集聚能力不斷增強,入園企業達到49戶。切實抓好工業要素保障,工業經濟實現穩定增長。預計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75億元,增長12.9%。 民生保障持續改善 城鎮新增就業6657人,開發護林防火、城市綠化等公益性崗位8273個,6234名貧困群眾成為生態護林員。培訓農村勞動力4.6萬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2.6萬人次。全州參保人員達到95%以上。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和報銷比例位居全省第一。規范落實城鄉低保政策,城鄉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救災防災、社會關愛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全面加強學校建設、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學前教育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中小學校的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維西縣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檢查驗收。全州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迪慶州醫院通過“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的評審,香格里拉市人民醫院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105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穩步實施,全州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中醫藥、藏醫藥事業健康發展。認真落實文化惠民政策,新建農村文化、體育活動場地405個。成功舉辦香格里拉民族團結文化藝術周等系列文化、體育活動。統籌推進決策咨詢、統計調查、方志檔案、人民防空、外事僑務、新聞出版等工作,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紅十字會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精簡行政審批事項26項。工商注冊“多證合一”“一照一碼”順利實施。農村綜合改革進展順利,農村資產資源管理逐步加強。營改增工作順利推進,財政預決算公開、預算管理不斷完善。積極推進普惠金融改革,金融服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認真落實滇川藏青交界地藏區州(市)長聯席會議戰略合作協議,成功舉辦2017南亞博覽會尼泊爾迪慶主題展、香格里拉特色產品展銷會。不斷拓展幫扶合作領域,對外合作繼續加強。積極與云南建投、云南能投等國有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交通、市政、旅游等項目建設,梅里雪山攝影小鎮、維西冰酒小鎮等一批項目進入招商環節。充分利用南博會、農博會等平臺,扎實開展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全年引進州外資金達到148億元。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廣泛開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和“迪慶兒女加油干、攜手奮進奔小康”的活動,“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深入推進依法治寺,寺廟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旗幟鮮明地開展反分裂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安全生產、食品藥品、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依法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不斷鞏固。 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各級干部為民服務、勇于擔當意識明顯增強。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7件、政協委員提案73件。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推動公共服務事項向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啟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政務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政風行風不斷改進。 |
87948f73-3b83-4755-88ad-44ad4737902d.jpg)
8af30dcf-bdf8-48e7-8684-75b1f9cf467d.jpg)

ffc26b77-04af-4fa5-b4a8-1080ab26b2a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