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榮獲2016年迪慶州“最美基層干部”的名單中,有一個令群眾格外親切的名字,姚曉武。1972年出生于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一個小村莊,母親是位純樸的農民,父親是名小學教師,由于受到父親的影響,姚曉武曾經想做一名教師,站在講臺上,給孩子們講授文化知識,然而,在親眼目睹了當地一位名叫吾故知史的民間藏醫治好了父親多年的疾病后,有一顆神奇的種子在他幼小的心里萌芽了,那就是做一名雪域高原上的藏醫,自己穿著白大褂,用藏醫特有的技術給父老鄉親看病。于是,在1991年迪慶民族師范學校畢業后,他放棄了可以馬上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到西藏藏醫學院臨床本科繼續深造。 懷揣著夢想,三名被保送到西藏藏醫學院的少年踏上了征程,坐汽車,坐火車,坐飛機,終于到了拉薩,三名青澀的少年開始了5年求學之旅。這是如今已擔任迪慶藏醫院院長的姚曉武從醫生涯的起點,雖已時隔多年,但在記者采訪時姚院長卻如同談論昨日發生之事那般介紹到,特別是在成都機場登機時領導對他語重心長的那席話,如今想來姚院長仍覺話在耳畔回響:“州長坐飛機都不一定能報銷呢,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辜負黨和政府以及家鄉父老對你們的期望。”是啊,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好藏醫醫術后回去治病救人,不能辜負政府對我的期望。當時還沒滿十七歲的姚曉武暗暗下決心。然而,現實總是比夢想殘酷些,剛到西藏,姚曉武就挨了“當頭一棒”:“地域差異導致語言不通,我們這邊的康巴藏語和西藏的藏語不同,而且上課時老師用藏文草書書寫,但我們只學過藏文楷書,所以上課時根本聽不懂,我甚至都想過打退堂鼓,但一想到政府和父老鄉親對我的期望,我堅持了下來?!薄拔覀內齻€的家庭條件都不好,所以我們到西藏藏醫學院學習的學費和來回的路費都是政府承擔的,而且到了第二年政府讓我們三個以衛生局職工的身份帶薪上學,我又怎能辜負了政府對我的一番心血呢?!币晕浼拥鼗貞浾f。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姚曉武不但克服了語言障礙,甚至那部代表著藏醫經典的《四部醫典》,他直接能背誦下來。1996年三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后同被分配到迪慶州藏醫藥工作。臨床實踐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再加上師從于全國著名藏醫藥專家向.初稱江楚活佛和柏瑪丹增主任醫師,并且受到兩位專家的言傳身教,姚曉武繼承了名老藏醫的學術思想和辯證思維,在長期的臨床實踐當中,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在藏醫治療腦血管疾病,消化,風濕病等方面也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醫術上的日漸成熟,使指名道姓來找他求醫的人也越來越多。他時常提醒自己,這不僅是榮譽的疊加,更是責任的賦予?!拔也荒芄钾摿死习傩諏ξ业倪@一份信任?!辈蒯t藥作為獨具特色的藏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來為藏區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藏醫藥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人們對藏醫藥了解的進一步深入,目前,我們醫院門診里的很多病人除了本地外,還有從外省慕名前來求醫的……”姚曉武說。 業務上要求進步,思想上也如此,2003年7月姚曉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由于業績突出,2003年10月通過競爭上崗被選任臨床業務副院長,進一步加強了臨床業務工作,2008年選為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香格里拉站火炬手,2010年7月以來任迪慶州藏醫院院長,黨支部書記。2011年6月,被上級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5年授予第四屆云南省“優秀青年中醫“。與人合作編寫了《迪慶藏醫標準》(第一冊),《云南藏醫藥》等,發表論文《名老藏醫向.初稱江楚老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臨床經驗》,《藏醫名老專家向.初稱江楚治療“查龍“經驗整理研究》等。 我們欣喜的看到,藏醫學正以蓬勃的生機在這片五彩的高原大地上茁壯成長,成為我州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堅信,在以姚曉武同志為代表的藏醫工作者帶領下,迪慶藏醫學必將走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和建蕓 林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