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代表張益俊—— 阿昌族全國人大代表張益俊的家鄉,在距離北京3000公里之外的邊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毗鄰緬甸。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想說的話很多。”來京參會前,曾擔任過省人大代表的張益俊做了不少調研。今年春節期間,德宏州中醫醫院副院長張益俊從芒市回到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的老家,與親朋好友在村里過年。村里的變化讓他直呼:“意想不到,變化有點大、有點快。” 驚物質之變。 “很多家庭建新房,搬新家,村里的轎車也‘冒’出不少來……除了物質上的變化和提升,村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張益俊說。 去年,隴川縣通了高速公路,張益俊的家鄉和杭瑞高速沾上邊,“直過民族”實現千年跨越。 喜教育之變。 “當年和我同窗的阿昌族小伙伴沒幾個上完初中的,而這幾年全鄉每年都會有好多個阿昌族的孩子考取大學。家長們都開始重視子女的教育了,鄉里還新建了幾所幼兒園,考上高中、大學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和資助。”談話間,52歲的張益俊露出欣慰之情:“比以前進步太多了,這是我國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具體體現。” 嘆觀念之變。 “大年初三,村民就忙著下田干活、養護煙苗,以前不過正月十五是很少有人下田干活的。”張益俊一直關注著鄉親們的精神面貌。他說,近年來,建設衛生廁所、實行人畜分離后,房前屋后也不像以前那么臟亂差了,這些都得益于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實實在在的幫扶,得益于社會各界的幫扶和影響。如今,村民們對未來的預期很高,等靠要的思想正在改變。 春節回家察變化,不由得讓張益俊想起了家鄉削鐵如泥、聞名于世的戶撒阿昌刀:“未來,我們阿昌族同胞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像鍛造戶撒刀一樣‘鍛造’阿昌人民的新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是中國共產黨向全國各族同胞的莊嚴承諾,也是向全世界發出的錚錚誓言。 持續提升阿昌族人口素質、培育特色產業、擴大幫扶面;加強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加強邊境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張益俊代表在盡心盡力履行職責。 本報記者?左超?雷桐蘇 北京3月6日電 ? |